立春过后,田野里仍寒风阵阵,我市各地的田间地头却是一派春意萌动、万物争春的喜人景象。大家正紧跟春天的脚步,只争朝夕抢农时、保春耕。
记者 闫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现在来到了位于亭湖区南洋镇的张炳付家庭农场柑橘和草莓的采摘地,在我手边这款柑橘叫甘平,虽然价格不菲,据农场主给我们介绍说它的汁水非常爆浆,柑橘味比其他类的柑橘更加浓烈,现在我就亲自体验一下剪柑橘的乐趣。”
穿梭垄地间,只见果农们忙着为橘子树摘果剪叶。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柑橘作为反季节水果,春季保育工作十分严格,对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他们要定期翻土施肥、剪叶除虫,不能有丝毫马虎。
果农 王淑兰:“我们每天到这个农场里施肥,用的是有机肥、混合肥。”
亭湖区南洋镇张炳付家庭农场负责人 张妹群:“春耕非常忙碌,工作量也比较大,我们新增了10多名工人,进行一些春耕的农作。”
立足“早”字、抓好“春”字。大丰区围绕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迅速掀起春耕备耕热潮。走进该区占和家庭农场,不时传来阵阵旋翼转动声,这里的无人机正升空进行施肥作业。
大丰区占和家庭农场负责人 陈峰:“现在目前有2000亩地左右,主要以稻麦两季为主,现在这一季是小麦,小麦现在目前已施肥,天气转暖可能要化除,小麦简单一点,主要是水稻忙一点。”
陈峰告诉记者,智能化作业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和生产作业成本,同时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如今,就凭他自己一个人,便能将2000多亩田地妥善地管理好,为接下来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丰区占和家庭农场负责人 陈峰:“无人机有一个好处就是速度快,施肥速度,还有打药,都是人工的十倍、几十倍的量,无人机一天打药最起码千把亩。”
不误农时不负春,田间地头忙争春。从采访中,从广大农民的言谈举止间,记者感受到春意渐浓、希望升腾。抢农时、保春耕,广大乡村田野生机勃发,播下的是种子,收获的将是喜悦。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