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幸福生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推动全民健身为抓手,通过持续抓好普惠性民生,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以天为幕,与景为伴,在中华海棠园,市民们行走在充满自然气息的健身步道,一边锻炼一边欣赏美景、呼吸新鲜空气,惬意十足。健身步道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标识立在路边,提醒市民已经消耗的能量,让市民锻炼更加便捷高效。
市民:“这一套智慧跑道的设备主要是记录你跑步的里程,还有运动的时间,运动所消耗的能量。”
市民:“每周进行三至四次体能训练,良好的运动习惯让我的体质也增强了。”
随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不断完善,市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戴庄路口袋公园,记者看到,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每天都有许多居民在一起参与各种健身活动,享受运动的乐趣,积极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市民:“这个公园很亲民,不仅有滑梯、健身器材,设施非常齐全,我基本每周都带小孩来玩。”
除了在城区有完善的健身设施之外,我市还推动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向镇(街道)延伸。崭新的运动器材,宽敞的运动场地,让广大村民在茶余饭后有了新的娱乐项目。
市民:“之前我们村的健身设施老旧,现在更换了新的健身设施,充分满足了我们年轻人的健身需求。”
“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累计投入300多亿元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连续6年将增加体育设施建设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建成各类健身步道1400公里,建成镇级以上体育公园112个。
市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陈如俊:“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动力,加快实施2023年体育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创建国家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市。打造活力健康盐城,使体育让人们生活更加的美好。”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