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切入点,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全链条优化升级,以产业“谋篇”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眼下,正值草莓上市期。57岁的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草莓种植户李万桃,每天都早早地来到草莓大棚里打理枝叶。看着红彤彤的草莓,老李喜笑颜开。他告诉我们,自从种了草莓后,他家里的收入是越来越高,而且现在采用的是高架无土栽培草莓,其先进的技术和种植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对土壤的污染。
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草莓种植户李万桃:“我从08年开始种植草莓,已经15年,从地栽棚到现在的高架大棚,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我长了两个品种,‘健德红’和‘红颜’都已经上市,深受到市场的欢迎,现在每斤批发25元,经济效益非常好。”
在新民村,像李万桃一样的种植户还有很多。作为盐都草莓的核心区,潘黄街道新民村有200多户农户发展“一户一棚”,1200人实现就业致富,全村草莓种植规模超3000亩,户均纯收入15万元以上,草莓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盐都区草莓专业合作联社秘书长李万选:“村里发展的高效农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水果种植品种也从以前单一的草莓拓展到火龙果、猕猴桃、柚子等10多个品种,大棚也从以前的普通大棚更新换代成智能高架大棚,全域流转让新民村土地真正生‘金’。”
特色产业给乡村振兴插上了“产业翅膀”,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近年来,我市还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响水县被誉为“中国西兰花之乡”,目前该县西兰花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为做好以西兰花为代表的“土特产”文章,当地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要载体,积极完善联农带农增收长效机制,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今天上午,记者在响水万银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看到,大部分设施设备完成入场安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调试。据了解,该项目正式投产后联合一期项目,将直接或间接带动务工3100人左右,出口销售达10000吨以上。
响水万银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工程负责人马军:“目前先上的四条包装生产线已全部调试结束,近期加紧投产运营,投产后整个万银年可加工和包装蔬菜3.5万吨以上,年产值1亿元以上,创外汇1500万美元以上。”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作为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中农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我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着力以规模壮产业、以主体兴产业、以融合扩产业、以载体强产业,全市乡村产业加快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日益完善,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斤以上,蔬菜、猪肉、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等6条重点产业链实现前延后伸,预制菜产业迅速发展,“1+9+N”品牌体系初步构建,农产品加工产值超3600亿元,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经营收入年均保持10%以上增幅。预计到今年底,全市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2.9万元。未来,我市将实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全链条升级,做足“土特产”文章,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开票销售超500亿元。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卞恺祥 陈志洲 盐都台 响水台
编辑:孙婕敏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