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追光前行,感悟红色力量——探寻红色遗址”大型融媒新闻行动今天推出第二期。
【抗大校歌】
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红色遗址探访人 吕成:“在盐城市解放北路盐中巷1号的抗大五分校旧址,这响彻耳畔的歌声,总能将我们带回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救亡图存的呐喊,那些永载史册的姓名,成为了这座校园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盐城市初级中学 党总支书记 校长 韩俊元:“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人才,适应苏北抗战的需要,同时吸引更多的热血青年投身抗日事业,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开辟伊始,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决定以‘江北军政干部学校’‘苏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以及‘八路军第5纵队教导队’为基础,建立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
盐城市初级中学 党总支书记 校长 韩俊元:“1940年11月,抗大五分校在盐城正式创建,刘少奇兼任政委,陈毅兼任校长。就在这张江淮日报上,刊登了抗大五分校第一期的招生简章。我们来看这幅油画,简章刊出,生源如潮。华东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爱国青年,他们踊跃报名,参加抗大五分校的学习,为投身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的建设积蓄能量。”
新四军老战士 唐炎:“抗大五分校离军部不远,他什么时候上课,我们有空就去听课。”
新四军老战士 孙家琮:“要求政治上翻身以后文化上要做真正的主人,要学得一些文化的知识。”
红色遗址探访人 吕成:“学员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根据地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正如歌谣里所唱的‘根据地里好风光,荒郊草地是课堂,背包当凳膝当桌,青年读书声朗朗。’歌声飞扬,书声萦耳。抗大五分校,融汇着烽火硝烟年代五湖四海进步青年的热血追求和救国心声,逐步成为华中地区的军事文化教育中心。”
盐城市初级中学 党总支书记 校长 韩俊元:“这座正北楼始建于1931年,是抗大五分校的旧址,2016年,我们学校对它进行重新的翻新和布置。这座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成为我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每周会在这间复建抗大教室的实境课堂,开展团员、青少年活动,充分利用好这一份非常独特的资源,将历史的遗存变成我们鲜活的教材,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底生根发芽,结出砥砺前行的自信自强之果。”
红色遗址探访人 吕成:“这座高13米的纪念碑,从南北两侧看去,碑身近似五线谱,意为殉难烈士多为文艺战士。在纪念碑的顶端镶嵌有一颗金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方是一面红旗。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新四军高擎的革命文化大旗光艳千秋。”
《华中鲁艺记》出品人、盐城幼专党委书记 刘毓航:“1941年2月,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在盐城成立,刘少奇任第一任院长,聘请我国报告文学先驱作家丘东平做教导处主任。一时间,大江南北的优秀儿女奔赴盐城,其中就有上海知名律师俞钟骆的小女儿俞中和化名王海纹,她就是华中鲁艺的第一批学员。”
王海纹烈士妹妹 俞芷青:“她突然走的,躲在一个同学家,我妈在楼下哭。坚决地不跟妈妈见面。说明她参加革命的意志,有多么坚决。”
《华中鲁艺记》出品人、盐城幼专党委书记 刘毓航:“1941年7月,日伪军对盐阜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扫荡。新四军军部决定将鲁艺师生分两个队伍撤出盐城,王海纹随戏剧系、音乐系等二队师生一起转移。转移到建湖的北秦庄和日伪军遭遇,遭遇日敌的包围,突围无望,她们纵身跃下滔滔河水。芳华报国志,一跃意从容,凛然精神在,青春别样红。她们把芳华定格在1941年,她们的鲜血融入了盐阜大地。”
王海纹烈士妹妹 俞芷青:“我的爸爸妈妈过世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活着还是没有了。”
“我是一棵无名草,春来雨催芽,秋来凤吹花……”
《华中鲁艺记》出品人、盐城幼专党委书记 刘毓航:“一部华中鲁艺记传承鲁艺薪火,一首无名芳华致敬铁军忠魂。我们今天,精心打造这部《华中鲁艺记》就是为当代青年构筑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情景,激发他们反思我是谁,我要去向哪里,我为未来的青年又能留下些什么,舞台+讲台,这样一种教育的形式,厚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让我们的红色教育更加鲜活,也为当代青年构筑了一个挺膺新时代的精神高地。”
“无名是本色,霜华染风华,学那芦柴花,风起走天涯。”
红色遗址探访人 吕成:“‘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追昔抚今,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常学常新;是闪耀不朽的新四军精神,代代相传。盐城人民从先烈手中接过精神传承的旗帜,也刻入了敢为人先的奋进基因!”
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盐城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蔡晶晶 崔巍 林伟
编辑:顾雪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