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种子是关系到最广大群众的温饱的根基。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推动良田、良种、良法的深度融合,深度挖掘科技潜力,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习习秋风翻滚着层层稻浪,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走进位于盐城大中农场的水稻无人化栽培推广示范基地,满眼的沉甸甸稻穗展示着丰收的喜悦。记者了解到,该基地的示范面积为800亩,以水稻品种“南粳5718”为材料,实施了无人机插、无人旱直播和无人飞播三种水稻无人化种植方式。
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苏建权:“我们主要一个是机械上的无人化,还有一个管理上的信息化,实现了稻麦生产的标准化生产。从这个信息化方面来说,从智能装备应用来说,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种植模式,当然我们今年选择的品种也是选择的‘5718’,产量比较稳定,品质比较优的一个品种。”
“南粳571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新型弹性软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生育期适宜,灌浆速度快、优质、多抗,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此次来自扬州大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对示范方进行量面积、收割、称重、测水分等多道程序的测产验收。
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 魏海燕:“现场经过专家的验收测产的结果,现在我们现有无人机插达到了795公斤每亩,无人机的飞播达到792(公斤每亩),另外一款无人机直播达到了762公斤(每亩),达到了我们水稻丰产、优质高效的这样一个预期的目标。用‘5718’这样一个品种,配套这样一个无人化栽培技术,实现了高效的生产。”
在盐都区七星农场千亩高标准农田水稻种植基地里,轰隆隆的收割机来回穿梭,奏响着丰收的交响乐。如诗如画的丰收画卷,让农场种粮管理员纪香龙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盐都区七星农场种粮管理员 纪香龙:“今年,我们七星农场种植了盐都区农科所育成的盐粳系列新品种,面积约1300多亩,目前长势喜人,产量高,预计亩产量将达到700公斤左右,比面上常规品种要增产一成左右,当前,我们对产量和效益都感到很满意。”
农作物高产丰收,离不开肥沃的土地和高产的良种。今年,盐都区七星农场试种的水稻新品种“盐粳23号”具有分蘖能力强、株型集散适中、群体整齐度好、穗粒结构协调、谷粒饱满、增长潜力大等特点,并且农场在良法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方面持续发力,投入了自动灌溉系统,并通过缓控释肥技术助力水稻生产丰产丰收。经过现场工作人员测量、计算、验收,最终测产每亩达到709.4公斤。
盐都区农业农村局粮油站站长 戴凌云:“这个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灌浆速度快等很多优点,在今天的收割现场来看,它的产量是相当可观的。下一步,我们准备加大推广力度,扩大这个品种的种植规模,来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