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看大变化,数字一直在身边。随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为了帮助信息科技老师能够更好重构信息科技课程内容,把人工智能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今天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的专家走近我市校园,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公开示范课,引领老师们创新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输入关键词,“绘”出一幅画。今天上午,在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云计算机教室,来自华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研究生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绘画”课。课堂上,老师采用24节气风光景象以及Chat Gpt引入,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作画的原理并进行演示,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
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学生 时米妮:“预测人容貌的衰老变化,寻找AI生成的照片,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问题,从课堂有了一次深入、有趣的了解与体验,让我们非常兴奋。”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江波:“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授课,能够提高中小学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提高老师对于如何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这样的认识。”
其中,同学们也认识到了人工智能在图片修复以及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学会要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人工智能技术。
据了解,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依托华师大教育资源,组织了系列送教进课堂、送培进学校等活动,共同推进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学校教学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教师培训中心主任 程国斌:“定期为我们开展学科类培训,教科研的联盟的研究活动,比如说我们这学期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联盟活动,数学教研活动。总而言之,依托华师教育集团的资源,我们老师在专业成长,学生在个人素养的提升上,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赞誉。”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