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要闻

致全省老年人的慰问信

时间:2023-10-23

全省老年朋友们: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值此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九九重阳”到来之际,谨向全省的老年朋友致以最美好的祝福和最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江苏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同志的经验智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凝结着1900多万老年朋友的大量心血和汗水,“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仍然需要老年朋友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尤其是随着长寿时代的加速来临,老龄人口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老年群体生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老龄工作也已成为经济社会事务的重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新蓝海”。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身体力行关心关爱老年人和老龄工作。他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坚持把老龄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把惠老实事项目列入民生工程,推动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加速提质升级,不断提高老年朋友的幸福指数,努力打造江苏“健康颐养”新名片、绘就“夕阳红”最美色彩。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内在要求。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我国早在尧舜时期就形成了尊老的风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孝亲敬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更是通过立法明确保障老年人权益,并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把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推向新高度。踏上新征程,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要求我们传承“孝道”的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以“走在前”的政治自觉打造老年朋友的幸福家园。我们要接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让老年朋友生活有保障幸福有依靠;要着眼全生命全周期,着力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让老年朋友生命有质量生活有尊严;要大力开发为老服务技术和产品,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朋友共振时代的律动、展现参与的魅力;要积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全方位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政策,广泛开展老年人精神关爱活动,全面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年朋友感受环境的宜居、徜徉生活的美好。特别是广大儿女要肩负起“孝”的责任、“敬”的义务,让广大老年朋友从上门看望、从宽慰的话语、从热饭菜中品味晚年幸福、感受生活温暖,切实通过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让老年朋友“兜里有钱,身边有人,心里有光”。

老年生活是人生停歇的一个港湾,又是生命风帆重新鸣笛起航的起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80岁拜相。现在,许多人60岁后才开始自己的开挂人生。所谓流年似水,是一般人对于“衰老”的理解,是以日历上的年龄为依据,而今天人们更多以大脑的健全程度来判定生命的活力。人的智力60岁才达到顶峰,80岁人的智力仍可和30岁一样灵活。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老年和年轻一样,是个美丽而神圣的使命,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变老,拥有与我们年龄相宜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艰难的艺术。”人到老年,关键要放下功名利禄,不去懊恼过往的是非得失,不去纠结将来的设想期盼,始终保持生命的青春活力,过好当下的生活,活出放下的坦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尽可能把每一天都安排出“花”来,让自己内心丰富,让生活丰富多彩,让自己诗意地活、优雅地老。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自己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为全省老年朋友的幸福安康而努力拼搏,为建设更加富强美丽的江苏而不懈奋斗!

衷心祝愿全省老年朋友节日快乐,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江苏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10月23日

编辑:李琳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