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头条

港珠澳大桥开通五周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时间:2023-10-22

一桥飞架连三地,横空跨海跃伶仃。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五年来,港珠澳大桥持续发挥三地经贸发展的新引擎职能,成为三地政治文化交流新纽带、居民跨境出行新方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

●“网红口岸” 跨境体验新模式

自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大桥口岸就以高科技内涵以及时尚外观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天早上出境高峰时段,前往港澳的旅行团都挤满大桥口岸出境大厅的平台。随着旅游市场再度火热起来,很多有意赴港澳旅游的游客都想借机一睹港珠澳大桥的风采。据了解,为了让旅客有更好的通关体验,在大桥口岸珠港旅检和随车人员验放厅的出境通道,海关与安检创新性采用“一机两屏”模式,海关监管前置,旅客行李物品只需一次过机查验,双方共享过机图像,实现海关查验与口岸安检“一次过检”。两道关卡合二为一,将旅客出境查验等待时间缩短50%。

数据显示,港珠澳大桥开通五年来,大桥口岸进出境的港澳居民1980万人次,占比达55%。今年8月份,大桥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居民近100万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2.2倍。

目前大桥口岸日均进出境旅客达5万人次,几乎已成为港澳旅游团的首选口岸。

●“两车北上” 深度融合更紧密

2023年1月1日和7月1日“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为珠港、珠澳“双城生活”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也为“一国两制”注入了新活力。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大桥口岸日车流量连续5天刷新历史纪录,出入境车辆总数居全国口岸首位,其中“港车北上”“澳车北上”作为支持港澳与内地交通往来的政策,正在发挥其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海关已累计验放香港、澳车单牌车超93万辆次。9月以来,口岸日均进出境车辆超1万辆次,其中10月2日单日通行量首次突破1.4万辆次,“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单牌车日均通关量超5000辆次,高峰期周末及节假日的日均通关量近7000辆次,约占经大桥口岸通关的客车的六成。

随着越来越多的港车、澳车北上,港澳人员往返广东探亲、旅游、开展商务活动更为便利。为了提高通关效率,海关强化科技赋能,持续升级优化“一站式”系统,对无异常且未布控的车辆,海关卡口验放时长不超过20秒。目前大桥口岸客车通道单边最大验放量已由年初的500辆次/小时提升至800辆次/小时。

●“大桥经济” 经贸新通道正崛起

依托大桥口岸直通香港、澳门和24小时全天通关的优势,让企业出货更方便,通关更迅速,不仅大大提升了出口效率,更扩大了企业的出口范围。

如今,大桥口岸货运类别越来越丰富,包括飞机发动机、黄金首饰、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高价值、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大桥口岸主要进出口商品,进出货车量稳步增长,已达到每天2000辆次。同时,大桥口岸对粤西地区的辐射带动尤为明显。粤西地区企业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值412.6亿元,其中今年1-9月粤西地区企业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值83.9亿元,增长明显。

为不断提升大桥通关效率,拱北海关积极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大力推行“两步申报”“广东陆路快速通关模式”、粤港粤澳“跨境一锁”“绿色关锁”等便利化措施;升级改造“一站式”车辆验放系统,实现了通关效能和通关体验“双提升”。

截至2023年9月底,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达7187.5亿元。目前,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收发地已实现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市场涉及国家(地区)从2018年的105个增加至230余个。

回望五年,从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对港货运正式开通,到2020年8月对澳货运通道开通,从2020年3月出口跨境电商业务开展试运行,到2023年3月跨境电商零售一般出口、B2B直接出口、出口海外仓三种出口模式全业态落地大桥口岸……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推动下,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运业务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据海关数据显示,大桥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第一个1000亿元用时2年,突破第二个1000亿元用时7个月,今年9月底突破第七个1000亿用时仅6个月,加速趋势明显。

编辑:李戎文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