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作为农业大市,在江苏农业强省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创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向好、农村面貌持续焕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积极探索具有盐城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金秋十月,凉爽的风掠过盐阜平原,数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稻浪滚滚。位于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田整齐划一、道路四通八达、林网郁郁葱葱、生态环境优美,一望无垠的农田里,现代农业丰收画卷呈现在眼前。
种植大户 卢浩波:“经过政府的高标准农田改建之后,我们土地的质量提升了,整个水系也好了,道路进出也方便了。同时粮食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了,我们的产量也上来了。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承包出去,同时也可以有时间到我们这里来进行工作,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曙阳村位于盐东镇西南,村内河网密布。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起,曙阳村以亭湖区入选江苏省第三轮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验,全村地块数由2467块减少为696块,缩减1771块;新增流转面积1530.33亩,累计流转土地4633.06亩,土地流转率由58%提高至75.17%。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节省了农户的耕作时间和费用。
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蔡绍景:“高标准农田建设确实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工程。它在建设过程当中得到了我们村民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它彻底改变了我村以往坑坑洼洼、水系不畅、杂草荒芜的农田面貌。它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尤其是机械化的运用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
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建设高标准农田,地平整、田成方、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不仅能方便农民种植,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壮大新型农业主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挖掘内需消费潜力、增强村庄治理活力的重要举措。
亭湖区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 张金旺:“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实现了五个目标,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规模粮食种植得到发展、村集体经济收益得到提高、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农业机械装备作为农业科技的集成和大规模应用重要载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水稻丰收在望,建湖县紧盯农时、提前行动,一大早,建湖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机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就来到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协同广大农户对参与秋收作业的农机进行保养、检修、调试,确保参与秋收的每一台机械都能达到良好工作状态。
建湖县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 蓝佳生:“今年秋收秋种即将开始,我们蓝田农机合作社正在组织收割前的农机具准备,特别是收割机减损这一块,另外拖拉机都在大面积地整修,(使农机)有个良好的状态,进入到秋收秋种。”
据了解,该县共有收割机、拖拉机等农用设备8325台。秋收秋种期间,所有设备将全部投入使用,确保秋收秋种工作顺利完成。
建湖县农业农村局农机科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张亚飞:“组织了8个服务小队,积极奔走于农机合作社和各大家庭农场,督促他们对各类农机具进行维修保养,尤其是收割机各方面的调整,力求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保障秋收秋种顺利开展。”
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温润的平原气候,盐城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面积最广、生态最优的农业主产区。年产全国1.2%的粮食、2.8%的蛋类、2.1%的蔬菜和1.9%的水产品,是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盐城粮食产量逐年递增,连续8年超140亿斤,约占全国的1%,在全国南方农区(淮河以南)排第一位,粮食安全贡献度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荣获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综合排名第一等次。盐城把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在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上交出优异答卷。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