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绵的黄海滩涂,浩瀚的蓝色海洋,赋予了盐城高质量发展“蓝色经济”的决心和“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光荣使命。“如何利用蓝色经济理念在保护的同时可持续的进行经济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议题。盐城抢先机争主动,发挥比较优势,对照国家对江苏沿海地区提出的发展定位,大力推动国家规划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
滨海区域连接陆海,是人类聚居的主要场所,也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如何在滨海湿地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全球前列,盐城正在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径,“蓝色经济”在盐城发展态势良好,诸多的努力将引领盐城生态经济走向未来,走向可持续。
东亚一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域伙伴关系协定前首席执行官 斯派克·米林顿:“And so the way that I would see the development is that we need to bring together more and more people working not just working on coastal ecosystems。(可以说,我们世界上的人都是由海洋和滨海的生态系统而连接在一起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研究院湿地与滩涂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安树青:“我们看到盐城的经济发展最近这十多年实际上是走的一种既发展经济,又保护湿地保护生态资源的,相生相融的一种途径。比如说我们发展风电,发展光伏,实际上是一个绿色能源,也是一个湿地保护。”
当前,盐城不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海洋碳汇、森林碳汇、湿地碳汇优势叠加,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盐城在寻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中,坚持守护好滨海湿地这一方净土,全力推动滨海湿地保护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推动盐城世界自然遗产人和自然和谐,推动湿地的合理保护,合理利用和可持续的湿地生态系统,推动我们盐城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湿地保护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宗旨,也是一个实践。”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