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专题研讨会“生物多样性(鸟类)友好型城市发展”在盐城举行。来自国内公益保护机构、国际组织、科研院校和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城市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
据了解,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只鸟类在其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往返迁徙,而盐城是全球鸟类迁徙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重要补给站。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拥有582公里的海岸线,造就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辐射沙脊群,为全球迁徙的鸟类提供停歇、换羽的栖息地,每年有20万到30万只越冬候鸟在此栖息。在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获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保尔森基金会顾问唐瑞:“对许多鸟类来说,黄海海岸是它们唯一的歇脚点。因此,如果它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这些地方来补充能量。”
英国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 马敬能:“2019年盐城湿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后,让盐城更加为自己所拥有自然资源而感到自豪,也更让中国为拥有盐城而感到自豪,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动生态保护工作。”
大多数候鸟选择在夜间,利用夜空或地球磁场来导航迁徙。然而,鸟类迁徙路线沿线大城市里璀璨的灯光会使鸟类迷失方向。此次研讨会旨在讨论城市内鸟撞情况的规模,交流国内外关于城市鸟撞调研现状,为盐城及更多沿海城市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促进生物多样性(鸟类)友好型城市建设。
保尔森基金会顾问 唐瑞:“我认为在盐城有很多值得庆祝的变化。所以我认为在这里举办全球滨海论坛,各国可以在这里聚集一堂,分享经验,为未来建立共同的愿景,这非常重要。”
英国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 马敬能:“我认为生态学家的领导对创造生态文明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大力需要推动的,培养生态学家,让生态学家参与规划和决策。”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