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交通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智慧枢纽、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船闸、智慧物流建设,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来到盐都区交通运输局指挥中心,中心负责人详细为记者介绍了“千里眼”——智慧农路大数据中心系统。该系统集成AI雷视一体机、人工巡查APP、无人机巡查、车载摄像巡查等多项数字技术,在全省率先实现“多模式、多目标、全天候、全环境”实时在线智能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公路养护巡检效率。
盐都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副书记 陈树芳:“比如一旦发生突发的养护事件,我们巡查人员可以及时通过手机APP将突发的事件发送至平台,由平台推送给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处理,处理完成后上报至平台,从而实现了从‘发现——处置——考核’全流程的封闭管理。”
数字技术在工程建设中也“大有可为”。在连申线灌河至黄响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现场,安装在施工场地制高点的视频监控设备,正360度监控施工现场每一个角落,所有数据将被存储到模块中。项目指挥部监管人员可随时调看,并及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以智慧工地筑牢工地安全堡垒。
记者了解到,该智慧工地采用5G组网方式,网速较过去提高10倍左右,聚合数据速率要求提高1000倍以上,有助于更高效地解决项目中的安全、质量、绿色施工等管理难题。
连申线灌河至黄响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水工建筑物施工项目技术员 吴文海:“在深基坑、高支模等监测数据的精准度上也优于传统的智慧工地,5G技术支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实时处理,从而提高数据监测的精确度和时效性。”
数字赋能,让交通建设质量更高,百姓出行更加便捷。近年来,我市沿全市4条国道、18条省道1786.83公里干线公路,布设路网视频监控点548个、交通量调查监测点165处。建成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网一平台”。全市干线航道、重点水域、港口码头、重点监管区域已安装视频监控点184个。全省沿海地区首个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投入使用。我市还大力推进“智慧”站台建设,目前已累计建成BRT(含SRT)站台105座,电子站牌240多块。BRT站台智能系统成为盐城的新亮点,彰显智慧出行。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