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民生热点

专家艺论 | 赵倩:地方戏的“经典”续写之路——观锡剧现代戏《涓生之路》

时间:2023-09-20

地方戏的“经典”续写之路

——观锡剧现代戏《涓生之路》

文 | 赵倩

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小说《伤逝》是备受推崇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作品,讲述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悲剧爱情故事。由于这个故事描写了新旧时代更替下的社会现实,因此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歌剧、电影、戏曲等多个艺术门类的创作者们也将该作品作为重要“资源”进行创作,成就了多部经典之作,如歌剧《伤逝》中的二重唱《紫藤花》,便是声乐舞台上常演不衰的作品。由江苏省无锡市锡剧院和东台市锡剧团联合创排的锡剧《涓生之路》,是又一部经由《伤逝》改编而来的作品,观看之后,笔者认为该剧的创演有诸多亮点,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艺术感受,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地方戏曲的出新与守正。

锡剧《涓生之路》剧照  图片来源:我苏网

作为江苏省的代表性地方剧种,锡剧有着厚重的传统,在剧目创演上也是积累丰富,除了经典的传统剧目《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等,近些年的现实题材剧目创作也成绩斐然,《董存瑞》《刘胡兰》《紫砂梦》《云水谣》《回家》等一批书写中国革命英雄人物以及弘扬新时代楷模的优秀作品,一经上演便引发了戏曲界及观众们的极大关注。锡剧现代戏《涓生之路》的创演体现了锡剧题材选择上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锡剧《涓生之路》剧照  图片来源:我苏网

由小说到戏曲,是艺术想象到视觉呈现的过程。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百余年前的经典小说在跨越时代和审美话语变身舞台艺术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面对继承和出新的问题。故事所讲述的正是一个旧时具有觉醒意识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爱情人生的转变。而舞台上道具、灯光等,塑造了一个诗意浓厚的表演空间,衬托了这一剧作的“文气”:这部戏的舞台上没有繁复的道具,舞台正中的丁香树、一桌二椅或火炉等,均随着灯光的明暗、冷暖色彩变化,形成了不一样的时空,衬托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心理的外显或命运的变迁等。

在出新层面,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增补、人物形象演绎等方面。编剧仲春梅在原著情节的基础上增加了教育局易局长、局长的草包儿子易升、涓生的老乡阿力、图书馆门房郝大爷等人物,同时把涓生职场的经历作为一条重要情节线来展开叙述,增加了该剧的矛盾冲突。应该说,这是编剧在对文学经典舞台化过程中的大胆突破。其中,对于易局长让涓生做“枪手”一事,涓生从一开始的拒绝到最终迫于局长“非法同居有伤风化”的威胁及来自社会伦理的压力,而不得已屈服,同意了局长的要求。最后涓生在沉沦中觉醒、奋起,并且发出了“从此后,心志坚,不彷徨,勇向前,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青年”的心声,体现了主人公从沉沦走向希望、走向新生的信念。虽然故事充满了无奈与挣扎,但是也具有鲜明的正向价值观引导的意义。

锡剧《涓生之路》剧照  图片来源:我苏网

在舞台表演上,《涓生之路》一剧也体现出了独特的新意。“……这是爱吗?这样的爱我消受不起。哪里是我读书的净土?哪里有我的出路?难道,难道我要在这不见阳光的屋里了此一生吗?”在这样的诘问中,涓生进入了自己的“梦境”。一身白衫的涓生与诸多代表现实的黑影在舞台上上演着一场“逃离”的大戏。涓生“要前行”,然而“现实”们丝毫没有让步,告诉他“可你首先要活下去,就要向我们低头。”在这明与暗、黑与白的视觉对比中让人产生紧张、窒息之感,“现实”们对他的撕扯、拉拽和拷问,反映的正是现实对涓生的折磨和蹂躏。不得不说,这样的导演安排,使舞台极具现代性和感染力,不仅有视觉冲击力,色彩和“梦境”的呈现,更让观众走进剧情和人物的内心。这是该剧对当下时代语境的关照和艺术表达,也是其得到当下青年一代认同的原因之一。

看戏之初,笔者有一个疑惑——为何该剧不沿用小说之名《伤逝》,而用了《涓生之路》?看完之后,这一疑惑得以解开。这一悲剧爱情故事以涓生的人生轨迹为核心脉络,通过《探路》《涉路》《迷路》《歧路》《泣路》《归路》6个部分的讲述,呈现了涓生从最初的奋进到沉沦,再从沉沦到觉醒的心路历程。“路”是时空的展现、连结,承载着众生。在剧中“路”是一个具有多重隐喻的符号:求生之路、爱情之路、觉醒之路,这些都成为观众理解涓生的行为与观念,建构自身对人生和婚姻意象及意义的基础。同时,“路”在戏外,代表着该剧创演团队在经典文学作品戏曲舞台化的探索之路,也为不同的观众重新领会鲁迅《伤逝》精神内涵提供了一条全感官参与的“绘声绘色”之路。

锡剧《涓生之路》剧照  图片来源:我苏网

最后,该剧青年主演稳健的台风和扎实的艺术素养也是该剧成功演出的重要因素。作为锡剧“彬彬腔”的第三代嫡传,王子瑜的声音高亢、韵味浓郁,在舞台上很好地体现了对彬彬腔“抒情优美,韵味浓厚”“音域宽广,圆润明亮”“节奏工整,旋律质朴”风格特点的继承。而蔡瑜作为女腔梅派的传承人,也将梅派优美、抒情、典雅的艺术风格带给观众。二人的表演珠联璧合、张弛有度,在婉约、轻盈、忧伤的专属弦乐伴奏下,由内而外地将涓生与子君的人物形象塑造在舞台上,并走进观众心中,也为《伤逝》这部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在新时代延续做出了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反观《涓生之路》的创演,体现了以无锡市锡剧团和东台市锡剧团为主体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团队在锡剧艺术传承发展中的守正创新思维、谱写时代艺术精品的探索与实践,也为其他地方戏的创演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样本。

作者简介

赵倩

音乐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来源:江苏网络文艺观察

编辑:李戎文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