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盐城

培育新良种 掌握粮食“芯”力量

时间:2023-09-05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掘资源、人才优势,坚持做好规划引领和科学布局,根据区域特色和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培育良种,夯实种业创新基础,掌握粮食“芯”力量。

种业发展,离不开优势企业的挑大梁。眼下正是制种水稻抽穗期,在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里,制种水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技术人员剪下不同水稻父本为母本进行授粉,并做好记录。

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青:“我们现在做的主要是常规粳稻的杂交和杂交籼稻的测交配组工作。后面看到的我们现在都是在中午,正好在盛花期的时候,进行授粉的工作。”

据高青介绍,育种试验基地面积220亩,承担了“中国工程院万建民院士工作站”8000余份株系材料及300余份稳定品系的鉴定、30余组国家与省级各类试验、4000余份自主育种材料和新品种新品系试验示范工作。目前,华丰种业已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签订了全面技术合作协议。先后承担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

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青:“今年的天气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比较利于水稻的生长。尤其是制种这一块,今年前期的温度,没有低温也没有高温,总体目前来看还是比较良好。”

振兴种业,研发创新是关键,更离不开以“种”解题,加大良种研发推广力度。在亭湖区南洋镇大地绿家庭农场,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无人机对优质水稻品种南粳9108水稻进行植保作业。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筛选推广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提高了良种覆盖率,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

亭湖区南洋镇大地绿家庭农场负责人 周红俊:“(去年)种的南粳9108,产量达到了1350斤,米质很好。今年我又种了700多亩,全部是南粳9108。”

近年来,亭湖区在选育盐粳15号、农麦88等一批当家品种的基础上,推广南粳5718、南粳9108、盐粳15号等一批优质多抗品种。同时,围绕小麦、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选择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的示范片,开展小面积高产攻关和大面积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全区小麦、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

亭湖区南洋镇农业农村局党总支副书记 孙志斌:“我们南洋镇今年是大力推广优良优质高效水稻品种,优质高产品种面积达到了99%以上。”

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是我市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支持稻麦繁制种产业健康发展,全市推广种植面积均超3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8%,良种对粮食增产科技贡献率达68%。我市还专门设立种业振兴专项资金对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集中连片面积进行奖补。同时,完善种业生产金融保险,不断提升种子生产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四化”建设水平,建成全国一流的杂交稻制种全程机械化展示中心,为全省粮食稳产保供贡献盐城力量。

编辑:朱 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

分享到微信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