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暑节气后,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到来了。烈日高温、湿热交加的“桑拿房”天气不断向盐城南洋国际机场的一线机务工作者下达“战书”。今天的节目我们一起走进机场,感受高温下的护航人。
这段时间,伴随着气温的攀升,盐城南洋国际机场的生产高峰值也随之来临。走进机场停机坪,混凝土浇筑的地面上没有任何遮挡,烈日的炙烤折射出来的人影都是模糊的。
尽管地表温度一再上升,热浪扑面而来,但此时也是航班起降的高峰。陆祥和谢泽华正提前站在11号机位,等待完成他们的又一次降落护航任务。作为机务保障部的维修人员,这次他们等待的是从珠海飞往盐城的CZ6984航班。伴随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他们争分夺秒对飞机完成滑行引导、入位、安全检查等一系列工作。
盐城市南洋国际机场机务保障部机务 陆祥:“选择暑期出行的游客也是特别多的,我们每天的航班量也是大幅度的上升,我们每天衣服都得湿好多好多遍。”
闷热的机舱就像巨大的蒸笼,飞机周身热浪滚滚,汗水流下后很快就会在热气的烘烤下蒸发。但为了作业安全,气温再高,工作人员也必须穿着长袖工作服进行作业。
盐城市南洋国际机场机务保障部机务 陆祥:“我们都时刻谨记着‘三个敬畏’‘四个意识’‘五个到位’的工作原则,守护旅客的安全,保障飞机正常运行。”
摆轮挡、反光锥,与机组沟通故障情况,通知机组松刹车,接桥载设备,通知机组外接电源、空调已接好,完成所有的环节,才算完整完成一项接飞机的任务。走进狭小的休息室,大约五六平米,各式各样的工具置物柜已占去一大半空间。就这样一排简单的椅子,便是工作人员补充体能的地方了。
盐城市南洋国际机场机务保障部主任 单天将:“机务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可谓风吹日晒,如今正值暑运高峰期,但无论是酷暑亦或是暴雨,我们的同志都坚守在一线。”
随着飞机舱门打开,装卸工人就忙碌起来。按照“人到行李到”的要求,他们要在10分钟内完成上百件货物、行李的装卸任务。烈日下,高度只有1.3米左右的窄体客机货舱内,装卸工人只能猫着腰装货、卸货,遇到班次多的时候,一天需要弯腰上千次。
盐城市南洋国际机场机务保障部主任 单天将:“全力保障暑期高位航班的安全运行,是一支职业素质过硬,专业技能过硬,意志品质过硬的优秀队伍。”
每年的七月到九月是酷暑难耐的盛夏,也是民航业的旺季。伴随7月12日盐城至韩国首尔国际客运航班的恢复开通以及T1国际航站楼的启用,盐城的空中廊道延伸更远、覆盖更广。机务员们每日保障航班起降高达60多架次,每日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但面对高温炙烤,汗流浃背,他们从不抱怨,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保持高度的警觉,用过硬的保障能力为每一架飞机安全保驾护航。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