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盐城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时间:2023-07-19

盐城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的生态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生态家底、做强绿色产业、集聚全球智慧,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为全球生态治理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盐城样本”。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大美盐城,江山如画。走上街头,公园林立,随处可见分享森林城市生活、给蓝天白云拍照的市民朋友,“盐城蓝”也常常霸屏盐城人的朋友圈。“盐城蓝”成为“常态”的背后,印证的是盐城市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不懈努力。

市民 钮大权:“盐城这个地方真的让人越来越舒心了,满眼是绿,现在你看河里鱼多了,鸟儿声音更响了,又养心又养眼,真的叫人很开心。”

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副教授 陈露露:“盐城拥有绿色生态宜居的环境优势,拥有长三角地区最好的空气和最美的自然生态风光,作为一名生态保护方面的科技工作者,我将坚持将学问做在祖国的滩涂上,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宜居城市不仅要天蓝水清,空气质量同样是重要衡量标准。盐都区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天然氧吧示范区,这张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得益于我市一直坚持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统领,打好大气综合治理“组合拳”的深入落实。现如今,这片天然氧吧已成为我市全面推进美丽中国的生动示范,在实现空气质量“高颜值”的同时,经济价值可挖掘性正持续提升。

盐城市盐都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员 杨浥:“今年以来,全区(盐都)大气环境质量PM2.5平均浓度较2022年改善10.3%,六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是盐城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绿电”是盐城最富有吸引力的资源禀赋。作为盐城射阳新能源板块头部企业,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射阳公司已成为射阳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的核心单位。近期,该公司还与射阳县新签约总投资102亿元的新能源制造基地项目,一期新上六条百米以上级海上风电叶片生产线,预计今年9月份投产,可年产海上大兆瓦级叶片300套,全力促进江苏乃至华东地区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的深度融合发展。

中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射阳公司党支部书记 副总经理 彭亚:“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江苏省绿色工厂,也在积极推动绿色能源体系的一个搭建,我们在内部定义为是我们要打造成我们自己的灯塔工厂,将围绕绿色、低碳、高效率等等各个维度去开展我们相应的一些建设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当前,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启动低(零)碳产业园建设,进一步聚焦“双碳”目标、紧扣“低碳”发展、引领“零碳”未来,以低(零)碳产业园建设的实际成果,带动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 杨宝威:“我们将锚定打造长三角首个全绿电低(零)碳示范园区的目标定位,多轮驱动加速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智能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溯源认证’的高比例绿电供应体系,持续做大做强有低碳、零碳认证标签的绿色产品,加快布局氢能、储能产业,加快‘零碳社区’‘零碳港口’‘零碳交通’建设,多维度打造全域碳监控网络,实现园区碳足迹精准追溯。”

绿能涌动、优势叠加、机遇汇集的盐城,拥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广阔前景。围绕“全国零碳发展先行示范园区”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盐城将有三至五个低(零)碳园区初显形态,打响盐城低(零)碳产业园区品牌。未来,我市将充分发挥在湿地碳汇、世遗生态、新能源产业等方面的多重优势,锚定“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全省做出示范、在长三角塑造特色、在全国提升影响,蹚出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道路。

编辑:李戎文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