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盐城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三年砥砺申遗路 盐城样本彰显中国智慧

时间:2023-06-12

在盐城建市40年的历史长河中,2019年7月5日下午3点30分是属于盐城的高光时刻。随着在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手中的木槌落下,盐城自此拥有了全球生态保护领域最闪亮的一张名片——盐城黄海湿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的“勇毅前行当先锋踔厉奋发走在前”专栏,我们一起重走盐城的申遗之路。

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长 加拉耶夫:“(我宣布最终决议,根据条款3COM8B3),同意该申请,通过!

虽时隔四年,但会场上的点点过往,见证者们依然记忆深刻。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说实话,刚刚他敲槌以后,(心里)反而好像觉得很平静。过了一两分钟以后,后台上国旗也拿出来了,大家在欢呼,所以那个时候像打了一个五味瓶一样,所以真的叫百感交集。”

原盐城市申遗办工作人员 刘德元:“敲槌的那一刻叫approve,胜利向我们招手了,眼角突然有了眼泪。”

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这是每一个经历了盐城申遗之路的人们共有的感受。2016年12月19日,盐城市正式成立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开启申遗之路。彼时,对于盐城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不仅盐城上下感到陌生,即便是被借用到市申遗办的工作人员也是一脸茫然。

原盐城市申遗办工作人员 刘德元:“当时他们都说申遗,我个人感觉以为是像盐都的老虎鞋、东台的发绣这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我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当时对世界自然遗产没有任何概念,也没听说过。首先从百度一些其他方面查阅了一些资料,我觉得原来这还是一个很大的事情。”

黄海之滨的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这块淤长型海涂湿地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政策,每年有数以百万的候鸟来此处停歇、补给、繁殖。这里因而成为了全球九条鸟类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枢纽。17种列入世界自然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如大滨鹬、小青脚鹬、勺嘴鹬等成为了这里的常客,而且数量逐年增长。

湿地公约技术委员会主席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雷光春:“盐城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潮间带湿地,尤其是辐射沙脊群也是全球最大的,在这个沙脊洲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贝类、软体动物、鱼类、虾类,都是候鸟的主要食物资源。”

总长582公里的海岸线、1.7万平方公里的沿海湿地、每年不断向大海延伸土地,这些资源是盐城建市40年来重要的发展抓手。而专家的介绍为盐城未来发展打开了另一条道路。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而盐城是一个滨海湿地类型的保护地带,怎么科学地保护,怎么走一条人和自然和谐的保护的道路。所以这个时候领导就提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能列入名录的遗产被誉为全球生态保护领域和旅游领域里最明亮的“皇冠”,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然而,在梳理了相关申报要求之后,申遗办的工作人员发现,盐城的申遗之路既“漫长”又“缥缈”。

原盐城市申遗办工作人员 刘德元:“申遗这个过程国内至少得要8年,而且通过一些闲散的资料,包括2016年的一个国家住建部的会办纪要里面得知,申遗这件事情还不是盐城一个城市能够做到的,个人感觉在当时来讲几乎不敢相信,也从未想过(会成功)。”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国内关于滨海湿地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是第一次。有的专家来提出他的OUV(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怎么去提炼?它的候鸟迁飞它的完整性怎么去体现等等,这都是我们后来申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在系统全面地梳理了盐城黄海湿地的家底之后,特别是两位生态保护领域的专家雷光春教授和陈耀华教授向盐城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盐城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可行性报告》之后,盐城选择了尊重国际议事规则,全力以赴迎接挑战。2017年2月底,盐城申遗技术支撑团队正式成立。经过考察、论证,在北京、盐城组织60多次专家研讨会,广泛征求国内外知名专家意见后,形成200余万字,近5000页的中英文申遗文本。

原盐城市申遗办工作人员 刘德元:“我们国家前13处自然遗产都是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没有任何参考经验,也找不到任何辅助的资料,我个人觉得这方面的难度其实是最大的。”

2017年9月底,正式申报的预审文本报国家住建部。

2018年元月31日,世界遗产中心规定的关门前4小时,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盐城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文本正式递交世界自然遗产中心。

2018年3月份,盐城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文本正式通过了世界遗产中心的形式审查。

然而,2019年5月15日,在距离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候,世界自然遗产唯一的评估机构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出具了盐城黄海湿地(一期)的评估报告,结论是退回、重新申报。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应该是晴天霹雳一样,浇了一盆冷水,这个结果是万万没想到的。”

原盐城市申遗办工作人员 刘德元:“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觉得不可接受,第一感觉是不公平,第二感觉还是委屈。”

打击意外降临,而市委、市政府态度明确,不到最后一刻,盐城的申遗工作决不放弃。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我们就立即赶到北京,向国家部委表明我们的决心,去寻求达到目的,争取申遗成功的一系列的路径和举措,压力是非常大的。”

刘德元  原盐城市申遗办工作人员:“我们错是错了,我们的错题,怎么改正。”

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已深入人心,中国政府发表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也在全球形成广泛共识。盐城遇上了一个好时机,盐城申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成为了国家行动。

天合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张海:“特别是今年(2019年)的5月份以后到7月5日之间,发生了一个非常美妙和奇迹的一幕,就是由世界的各国、国际组织,帮我们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奔走相告、鼓与呼,最强烈的要求,在今年(2019年)让盐城,也就是中国黄(渤)海申遗的第一期让它通过。”

自此,盐城拥有了一张全球瞩目的崭新名片——“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

编辑:朱 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