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盐城

王强: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

时间:2023-06-07

盐城建市四十周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服务发展、思想引领的智者学者。王强,曾任盐城师范学院教授、经济法政学院副院长、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主任。他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以实际行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信、真学、真传播、真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代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强的故事。

王强自幼酷爱政治历史,在徐州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求学期间,他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在青年时代找到了一生所向。1992年,王强走上盐城师范学院的三尺讲台。他坚持“至少花一周时间精心准备一节课”,努力做到“让每节课都有品味”。在王强的循循善诱、身体力行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渗进一批批青年学子的心田,他所带的班级发展党员的比例是之前几届学生中最高的。

原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院长刘德林:“我与他共事整整20年的时间,2006年的时候,我们申报‘省级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选,当时我们学校的资源,不管是从硬件来看,还是从有关的教学师资力量来看,都不被看好,但是王强老师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最后成为苏北、苏中几十所高校中唯一一所获得这个承办的学校。”

2008年11月,就在王强带领大家攀越学术新高峰时,他被确诊为直肠癌中晚期,医生预言,生命只有半年。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所有人劝他不要再过多考虑工作上的事,他却坚持一边看病一边看书写作。妻子孙卫芳拗不过他,只好把电脑搬进病房,一边照顾他,一边把更新的手稿输进电脑帮他实现撰写专著的心愿。

治疗期间,为了将研究开展下去,癌症晚期的王强坚持不用有损伤脑部神经的止痛药物,做研究、写论文反而成了他减轻病痛的一种方式。在生命的最后四年里,他忍着病痛笔耕不辍,以惊人的毅力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国内权威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还完成了著作《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王强的学术著作获得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个人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敬业奉献”好人、“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生涯并未停止,每年指导7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一场不落地参加学生的答辩会。

盐城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高娟:“王强是我大四的时候实习指导教师,当时对他的印象就是他这个人非常严谨,后来我留校工作以后,我们就成为同事,总体的印象就是为人和善,工作上的成绩非常突出。王强过世以后,面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我会不自觉的想,如果王强来处理会怎么样,它化成了一种非常温暖的力量在不断地感染着我们。”

王强也始终把打造学术团队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他认为,“只有团队强大,才能满园芬芳。”

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敏:“王强老师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养,他曾经帮助学院15位年轻教师修改了50多篇学术论文,我们学院的一位年轻博士至今还保留着他修改的密密麻麻的论文手稿。”

王强对生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看法,他曾经对妻子说,“我年纪轻轻就得了这病,是不幸,但也是好事。这使我能不受各种干扰,安下心来做我喜欢的事。”

2012年9月,年仅42岁的王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用铁一般的信仰托起梦想,用责任撑起担当,让使命超越生命,直到今天,全国各地依然有许多人深受王强精神的感召,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执着求索,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践行者。

编辑:朱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