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为岁首,农为行先。连日来,我市各地区、各部门抢抓时节推进春耕春管各项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为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一个个忙碌身影,一阵阵机械轰鸣,从田间地头到大棚基地,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在盐阜大地上徐徐绘就。
在响水县黄河故道沿线的运河镇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内,两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正在田间来回作业,随着播种机匀速前行,施肥、播种等作业一气呵成,高科技手段和智能化农机装备的应用助力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响水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许刚:“我们鲜食玉米种植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的、高效的机械化一体操作,这样可以节省人工,一台机器每天可以种植120亩,可以省人工达到150人,同时我们这个种植采用北斗导航,北斗导航它来回是按照导航,行距、株距是标准化,便于管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记者了解到,响水县以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为抓手,利用运河镇沙质土壤的优势,引进总投资3亿元的志禾鲜食玉米生产加工项目,全力培植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新格局,夯实乡村产业振兴根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响水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月兴:“我们现在种植经营模式是产销‘一条龙’,从基地种植、工厂加工到市场销售,是闭关式经营,经济效益农户这一块每亩地利润应该在2000元左右,我们一年的产量大约是4000万元。”
暖阳照方田,和风抚新禾。上午,记者走进射阳县新坍镇500亩芡实种植示范基地,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进行良种育苗工作,选种消毒、播种覆土,为全年芡实种植开好头、起好步。
射阳芡实种植示范基地技术顾问 周加天:“我们今年弄了6个育苗池,一个池子能满足12000株左右的苗,可以栽植500多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芡实在市场上的价值一直稳中有升,该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从原来的310亩拓展到现在的530亩,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坍镇还将加快土地流转,大力推广“麦芡轮作”的种植模式,盘活土地资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