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盐城最宝贵的家底,也是盐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特色。近年来,全市各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天蓝地绿基因红”独特优势,矢志不渝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让盐阜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同时水也是我市最具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我市积极做好“水文章”,答好“生态卷”。今天上午,在射阳县四明镇串四大沟建华村段,记者看到几名河道保洁员正在进行日常的河道清理工作。为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该镇一直不折不扣认真抓好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截至目前,全镇骨干河道巡河60次,村级巡河1210次,及时制止暗网箱复设5处,清除鱼簖15处。
射阳县四明镇建华村村民 顾正国:“我们村里现在环境弄得比较好,现在水很清澈,老百姓非常满意。”
射阳县四明镇经济发展局局长 徐广茂:“我镇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守牢生态底线,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切实做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四明镇水环境治理工作是我市持之以恒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坚持“退”“修”并举,增强西部湖荡湿地生态和碳汇功能,再现了“百万水鸟飞平湖”的壮丽景观。春光明媚,暖意融融,在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不少市民游客们来到这里,体验湖荡湿地风情,感受大纵湖清雅绮丽的魅力。
游客 肖悦:“湿地公园生态非常好,还有各种精彩的演出,还有各种游玩的项目,让我们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体验大自然的美,刚刚我们还看了鸿雁放飞,真的太美了。”
厚实家底,筑牢生态底色。据了解,该景区先后两批次共退出围网围垦养殖260户,退出养殖水面1240公顷。清除圩堤坝埂600余公顷,挖深河道5.5公里,种植芦苇200公顷。在此基础上,加强湿地的建设和修复,实施引江入湖、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湖区清淤四大生态保护工程,维护湖区生物的多样性,水质标准提高到Ⅲ类以上,以芦苇、蒲、菰、莲藕为主的水生植物覆盖率95%以上。持之以恒的守护与改善,使我市“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魅力更加光彩夺目。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盐城的一张“金名片”。当前,我市正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统领,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不断擦亮盐城生态环境的靓丽底色,为群众幸福感持续“加码”。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