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盐城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江苏省委有关决定。此前任盐城市市长的周斌正式履新盐城市委书记。
“盐城是浸润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英雄之城,白色海盐文化、红色铁军精神、绿色生态禀赋、蓝色海洋经济交织汇聚,迸发着无限生机与活力。”会上,周斌回顾在盐城一年多的工作时说,盐城人民的善良、包容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鞭策,盐城干部奋发进取、敢于担当的精气神给了他昂扬向上的激情和力量。“我已经深深爱上这片底蕴深厚、潜力无限的红土圣地,深深爱上这里敢为人先、勤劳纯朴的老区人民。”对于能继续在盐城承担组织赋予的重任,他倍感荣幸、无比自豪,“这既是人生之幸,也是千钧之责”。
当前,盐城正处于跨越转型的关键时期,接过市委书记这个“接力棒”,周斌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充满信心。他表示,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恪尽职守、真抓实干,躬耕不辍、奋斗不止,在新征程上与盐城人民共同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擘画的“强富美高”宏伟蓝图在盐城逐步变为美好现实。具体说来,要做到几个“始终”——
始终以忠诚为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盐城就第一时间不折不扣抓落实、见成效,用实际行动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盐城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让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盐城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始终以发展为要,切实扛起使命担当。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把握“四个必须”的明确要求和“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把“必须”的要求变成“必然”的自觉,用“干在前”的行动达成“走在前”的目标,抓牢抓稳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加快构建“5+2”新兴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创新动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依托“天蓝地绿基因红”的资源禀赋,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让“国际湿地、沿海绿城”更加繁荣、更加和谐、更加宜居,打造“绿意盎然、人见人爱”的品质盐城。
始终以民生为本,守护人民幸福安康。更加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为,让老区人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始终以勤廉为基,锤炼奋斗实干形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从我做起聚精会神谋发展,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盐阜大地蔚然成风。发扬斗争精神,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公开资料显示,周斌生于1968年10月,大学学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周斌曾长期在常州工作,历任常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常州市武进区区长、常州市新北区委书记、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等职。2021年6月,荣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当年8月,他调任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22年2月当选盐城市市长。
面对重重困难和考验,盐城去年经济复苏成绩不俗,经济总量迈上7000亿元台阶,增速达4.6%,位列江苏第一。今年,盐城敲定经济增长6.5%左右的预期目标。
实现开局之年新目标,“绿色”成为盐城的有力抓手。今年“新春第一会”,盐城提出举全市之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做足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生态、绿色宜居四篇文章。
“瞭望君”注意到,3月10日,周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时再次聚焦“绿色”,提出加快建设“四个绿色盐城”——
建设绿色制造之城。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大健康及数字经济、海洋经济“5+2”产业体系和23条重点产业链,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建设绿色能源之城。把重点转向深远海和滩涂,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海上能源岛,探索氢能产业化路径,推广冷能利用模式,开展新型储能试点,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发展,加强“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让丰富的新能源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建设绿色生态之城。大力实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生态修复工程,推动条子泥、九龙口等湿地“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为百万只候鸟提供理想的栖息天堂。
建设绿色宜居之城。全力推动“生态+”文旅融合发展,以实施“生态百里”为抓手,建设长三角地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打造生态旅游首选地。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盐城在新赛道上抢抓机遇,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在加快促进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生态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新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在周斌看来,要抓好三方面重点:
必须全力筑牢制造业根基。盐城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加速期,工业体系加快重构,制造业门类较为齐全,拥有各类工业企业8万多家。要聚焦实体经济,建设工业强市,围绕“5+2”新兴产业体系和23条重点产业链,突破重大项目,强化数字赋能,构建更有地域标识度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必须坚决端牢粮食“饭碗”。盐城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唯一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40亿斤,深知肩上担负的使命,严守耕地红线,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决扛起粮食保供政治责任。同时,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必须始终抓牢民生工作。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为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始终牢记总书记“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的谆谆教诲,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定地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