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好空气已成为盐城对外的响亮名片。2023年是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升期的第一年,为不断推动全市造林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名片,充分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即日起,《盐城新闻》栏目推出“春到盐阜 植树有我”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一集《向海寻求造林空间 共绘沿海绿城新画卷》。
向海发展,打造绿色天然屏障。在我市大丰港区通港大道的北侧,大型机械正在空旷的土地上进行着土地平整工作。据了解,大丰区正积极开展盐碱地造林试点工作,计划在该区域种植100亩的成片林,沿海防护林将在这里迎风而起。
大丰区盐碱地造林项目负责人 李璐伟:“后期将会计划栽植一些耐盐树种,例如刺槐、中山杉、水杉、枫杨等等。项目完成后,将会有利地提升大丰港区的绿化环境形象。”
让森林走向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可以说,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盐碱地的改良力度,积极拓展造林空间、增加森林面积。
记者 闫海:“践行‘两山’理念, 打造绿色生态典范,是我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一环。在今年,全市将有14300亩的新造成片林现身盐阜大地, 其中我身后的大丰林场将造林1100余亩,这片新增林区将日均释放近50吨氧气左右,为我市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注入磅薄动力。”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一眼望去,大丰林场新栽种的中山杉等苗木排列成整齐的方阵,迎风而立。不远处,十多名林业工人正在对新栽树木进行培土、浇水,保证树木生长顺利。
大丰区林场副场长 印荣华:“沿海地区造林,除受到盐碱地困扰,还受到旱、涝、风灾以及土壤贫瘠等不利条件的影响。今年我们抓住有利时机,投入70万元进行水系改造、土壤平整,并选择中山杉、水杉、榔榆、薄壳山核桃等耐盐适生树种进行栽植,大力推进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
造林绿化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2022年,全市完成新造林1.3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136.8%,超额完成造林任务。其中新增造林0.51万亩,面积位列全省第二;四旁零星植树572万株、占年度目标任务125.4%,珍贵用材树种培育0.4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163.9%。2023年新造林任务1.43万亩,目前已栽植完成0.88万亩。当前,我市造林绿化工作已经从过去的“遍地开花”向沿海地区逐步转移。全市各地将加强造林地块的挖掘,不断推进盐碱地造林试点工程,为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林业保障。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