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国际

中肯农技合作惠民生(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时间:2023-02-19

原先用于充饥的热带植物辣木,现在被制成代茶饮;从当地人用于刷牙的“木棍”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牙膏;来自中国的葡萄品种首次在肯尼亚成活,为当地发展葡萄酒业带来新希望……在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罗伯特·吉图鲁眼中,“这些都是非洲和中国在植物科学领域研发合作不断深化的证明,将有助于减少非洲大陆的疾病和贫困,促进非洲发展”。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郊的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校园内,是中非双方于2013年共同建设的首个综合性科研和教育机构。项目总占地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主要包括实验大楼、培训中心、标本馆以及植物园等。

该中心是中国与肯尼亚乃至与整个非洲大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监测、微生物及现代农业应用等领域开展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2016年9月移交后,中心便由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负责管理,中国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持。

非洲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仅植物就超过4万种,而非洲和中国植物品种重叠部分只有7%,双方开展研究的互补性极强。据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青锋介绍,在双方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已正式发现16种非洲新植物,其中14种在肯尼亚发现,2种在马达加斯加发现。

“中心对近百种非洲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还联合相关企业对其中数十种植物进行了产品化研发。”吉图鲁说,中国科学院的技术优势和非洲企业对当地市场的把握相结合,让“默默无闻”的植物给非洲人民带来切实利益。

几年前,和大多数村民一样,肯尼亚农民乔伊丝·伊金亚只知道辣木籽能直接食用,“是中国专家帮我们开发出辣木籽的新用途”。中国专家手把手培训当地农民种植辣木树,并帮助把辣木籽制成胶囊和精油,把辣木叶做成茶叶。“我从没想过,辣木产品还能远销到万里之外的中国。”伊金亚欣喜地说,依靠种植辣木树,全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除了帮助当地多样化开发辣木树的价值外,中方科研人员还结合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从中国引进了适应在非洲开展规模化种植的杂交水稻、甜高粱、猕猴桃等几十种农作物品种,建起了农业示范区,实现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提升。

“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由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品质改良的肯尼亚茶叶,受到采购商的广泛认可。”作为王青锋指导的第一个非洲留学生,吉图鲁见证了多年来非中科研合作的丰硕成果。“中国科研人员不远万里来到非洲,与我们并肩开展科学研究,他们的精神让我们由衷钦佩。”

截至目前,通过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奖学金项目,已有近300名非洲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心还累计为非洲14个国家培训超过1000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吉图鲁感叹:“他们都是非洲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难得的人才。”

回顾多年来对非合作经历,王青锋表示,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中国科研人员也获益匪浅。“从事植物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见多识广。在非洲开展联合科考,有助于中国科研人员拓宽视野。”在他看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培养非洲和中国青年科学家的重要平台。

“新冠疫情期间,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植物园、农业示范区以及各专业实验室仍保持正常运转。肯中双方科学家保持密切合作,发表了500余篇研究论文。”吉图鲁表示,肯尼亚与中国科学家共同编研的首本《肯尼亚植物志》之后将会出版,它将对肯尼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编辑:朱 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