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盐城

构筑湿地保护屏障 打造生态修复典范

时间:2023-02-11

黄海沙洲壮阔,河湖纵横百里,鹤舞邂逅鹿鸣,“国际湿地、沿海绿城”尽显独特的浪漫与生机。围绕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我市充分发挥湿地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城市发展和湿地保护深度融合,全力推动湿地保护与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努力为“美丽中国”再添一抹绿意。

眼下气温仍然较低,但大丰区林场已郁郁葱葱,成片的中山杉、榉树、水杉等湿地耐盐树种,经过几年的抚育和修复,目前长势均不错。

大丰区林场生产技术科科长秦盛华:“今年我场将投入70万元进行水系改造,投入90万元,选择水杉、中山杉、榔榆、薄壳山核桃等乡土树种,进行植树造林,大力推进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不断提升森林资源净增量。”

近年来,大丰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退化林改造修复工程,积极开展碳汇造林试验,着力打造沿海生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大丰区112公里海岸线已全部建成沿海基干林带。

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科长 倪怀玉:“大丰的滨海湿地,是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是候鸟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每年约有300万只候鸟在此繁衍越冬,因此这里被誉为‘湿地画廊、生态天堂’。沿海生态防护林具备涵养水源、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等多种生态功能,大丰目前已建成77万亩生态防护林,构筑了一道沿海绿色生态新屏障。”

生态修复带来的生态复苏,让建湖九龙口湿地正在成为人与自然共享的乐园。近年来,建湖县持续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和生态旅游有机融合,先后实施退圩还湿、退渔还荡等措施,收储塘口100多个,计1000多公顷;整治湿地水环境,疏浚河道近30公里,实现了湿地水系完全贯通,与此同时,不断丰富湿地旅游元素,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先后开发了画舫芦荡观光、快艇冲浪等旅游项目。如今,来九龙口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多,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和营收都在增长。

当地村民 王中娣:“这些年九龙口的发展越来越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我们这边听淮剧、看杂技、赏荷花,也可以泡泡温泉,我们不仅在家门口可以守着好风景,也可以过上好日子。”

既还湿于鸟,亦还绿于民。多年持之以恒的守护与改善,正激发出盐城湿地的更强活力,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生态优势得以彰显。据统计,全市自然湿地面积约56万公顷,其中受保护湿地面积达34.74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约62%。盐城湿地共统计监测到27种鸟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1种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5种鸟类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鸟类。探索湿地保护与修复,盐城从未停歇,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也让更多的市民走进湿地,感知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了“国际湿地城市”靓丽的生态底色。

编辑:单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