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武器,就是设计未来战争。
紧盯科技前沿,
瞄准明天战争,
操控装备、制胜未来。
飞最先进的战机,
是每个飞行员的梦想。
对于第一批改装歼-20的飞行员陈浏来说,
也不例外。
抗美援朝战场上,
陈浏的姥爷刘玉堤驾驶米格-15升空迎敌,
将来,陈浏这一代飞行员的对手会是谁?
如今,
歼-20拥有了“中国心”
和歼-16、歼-10C代次搭配、形成了实战能力,
体系能量成倍增长。
从舰载机飞行员,
成功转型山东舰副舰长的“斜杠青年”徐英,
他是第一个完成舰载机夜间着舰的“吃螃蟹的人”。
驾驶舰载机降落在福建舰上会是什么感觉?
虽然现在徐英不知道,
但用不了多久,
就会有人体会到那份淬炼大国重器的使命与担当。
99A式坦克车长丁辉,5次参加重大阅兵。
阅兵场上同样的96米,
坦克方队每次有何不同?
陆战装备不断升级,
但更大的不同在训练场上。
装备活起来、动起来,
科技含量释放出来。
杨必武,
研究导弹武器的科技人员。
他和团队的使命,
就是为导弹装备车辆赋予更多战术功能,
帮助导弹装备车辆躲开卫星、雷达、无人机的眼睛。
杨必武说,
武器装备科研永无止境,
我们强了,对手也会发展,
对手发展了,我们还需要更强,
永不停息。
未来,还将淬炼出什么样的大国利刃?
航空工业总工程师朱谦告诉我们,
我们中国人研发新战机的脚步从未停歇,
还要研发出更好、更先进的战机。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某所副所长刘小勇,
描绘出未来飞行器的模样,
实现“飓风中点火”,
跨越极端“热门槛”,
让飞行器飞得更高、更远、更快。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光华说,
未来单兵综合系统的能力,
将超乎你的想象。
国防大学某学院系主任宋振国这样定义未来战争重要形态,
无人装备将实现陆、海、空、天全覆盖,
成为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大国重器,
未来可期!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