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中共四大纪念馆:赓续根基血脉 开掘力量之源

时间:2022-10-06

97年前,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诞生地上海召开,中国革命的前途在20位平均年龄不过30岁的年轻人带领下,从弱小走向伟大。大会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决定大力发展群众运动,推动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今天,我们“喜迎二十大 追寻曙光向未来”大型主题融媒采访行动团队将探访中共四大纪念馆,寻觅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记者 周行竞:“这里是中共四大纪念馆。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发展为真正的群众性政党。2012年,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去年,场馆又进行了展陈提升,并打造了上海市首个国旗教育展示厅。”

走进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踏着红色的足迹,时间仿佛再一次回到了那段光辉岁月。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真实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展示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时代意义,令参观者感慨万千。

参观者:“我自身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要以史为鉴、修身立志、奋勇争先,承担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时刻保持学习,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中共四大纪念馆作为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纪念馆的力量之源。近年来,场馆通过大量挖掘和讲述展品背后故事,如会议通知、会址的考证、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和14份大会文件等,使展陈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共四大的召开背景、主要成果及历史贡献。

中共四大纪念馆宣教专员 陈天宇:“在展厅中可以看到两份重要的展品——两份会议通知。1924年8月31日,由当时中央局秘书、组织秘书部主任毛泽东,亲笔签发了召开中共四大的会议通知,提出大会开会为期不远,要求各地代表汇报工作。1924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四大发出的第二份通知也由毛泽东亲笔签发。通知主要明确了有表决权的14位代表名单,分配了代表名额,确定了大会议案。”

2017年,中共四大纪念馆提前一轮成功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与一大、二大共同入选国家5A级景区。建党百年之际,中共四大纪念馆完成展陈提升工程,主展陈面积扩展一倍,打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连廊、“虹”色足迹年轮大道等红色教育和“大思政课”教学场景,形成红色文化矩阵。为集中展示历年来纪念馆相关研究成果,场馆还策划举办了《固本强基筑堡垒——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百年历程展》。参观者通过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从源头起点回眸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的百年光辉,感受精彩绚烂的百年发展历程。

参观者:“每一次参观让我们都有很深的感受,无数的仁人志士,我们老一辈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中华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让我们牢记初心,进一步地在自己的工作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是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十年来,中共四大纪念馆深耕历史文脉,深入推进“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努力讲好中共四大和上海党的诞生地故事,使纪念馆成为党员干部群众追寻光辉历程、缅怀先辈伟业的红色地标。截至目前,中共四大纪念馆共有共建单位79家,迄今为止共提供服务4000余次,累计接待服务观众26万人次。

中共四大纪念馆副馆长 吴毅斌:“我们将继续牢记嘱托、众志成城、踔厉奋发,用实际行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我们也将进一步深度挖掘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脉络,对已有的成果做到总结和回顾,对后续研究提出新的目标,把党史研究这一立馆之本走深走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过采访,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共产党顽强的生命力。面积不大的场馆里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镌刻下的奋斗足迹。从中共一大到四大,这4年里,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名党员的组织,成长为一个党员遍布全国的深入群众的组织,这是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结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踏着先烈们的足迹,回首再望,他们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名字,而是一张张生动的面容,一个个跃动的生命。在新的历史坐标下,我们尤其应该以他们的精神为指引,勇毅前行,点亮新时代精神火炬的“星火”,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交出一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编辑:单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