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奋楫争先 用“绿色钥匙”破题“碳路先锋”

时间:2022-10-04

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生态是底色,产业是支撑,富民是根本。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盐城,积极探索“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加快把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做美经济、生态“双面绣”,推动产业、城市、生态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努力把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破题之钥”。

秋风吹拂起丝丝涟漪,站在鹿鸣桥下,放眼望去,串场河水静静地流淌,水面波光粼粼,没有一丝的杂草,两岸的景观带,有健身步道、亲水平台和广场,相关的配套建筑还引入了盐城历史文化元素,真正建成了一条“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文兴”的生态景观带。

串场河风光带(新都路到南环路)两侧景观工程负责人 胡云森:“串场河两侧绿化带,我们有着严格的管控机制,现场有一百人左右,现在正在播种黑麦草,安排了专人养护、浇水。”

串场河是盐城的“母亲河”。2019年,我市全面启动“三河”全域整治工作以来,对串场河全流域进行升级改造,沿河各责任主体遵循“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宜景则景,宜农则农”建设原则,挖掘城市文脉,推进水岸同治,重点实施岸线整治,河道疏浚清淤,污水截流,生态修复特色农业等项目,因地制宜打造了多个城中绿带、生态走廊、乡村景观农业片,让“千年母亲河”重新焕发青春。

市住建局“三河”整治工作专班串场河督查组组长 张红晖:“围绕特色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公共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完善相邻县(市、区)之间的水域联巡联防联治协调机制,切实将串场河沿线建设成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串场河整治是我市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努力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用好生态“聚宝盆”,捧起绿色“金饭碗”。我市还始终坚持面朝大海、向海图强,努力将“空间大”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强”的现实优势。立足“双碳”目标,阜宁苏民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效太阳电池片研发和生产,今年公司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步伐,其智能化太阳电池生产线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阜宁苏民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宛正:“下半年截止到目前都是满产,预计销售订单排到四季度末,我们的主要产品就是单晶PERC,目前的产出在1天60万片左右。”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我市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发展,实施“风电与光电立体布局、开发与制造联动发展”战略,逐步构建起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向海而生,生态而兴。展望未来,全市上下将坚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建设制造强市,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和省沿海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大型清洁燃煤火电项目,建设LNG储备基地。聚焦美丽内涵、顺应群众期盼、彰显盐城特色,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支撑,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高品质绿色幸福生活。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盐城特色优势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编辑:朱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