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家事”,更是“国事”。今天的《二十大代表风采》,我们走近一位农村敬老院的院长。他三十余年来初心不改,“以家人之名”守护着每一位老人。
走进淮安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宛如置身一间静谧舒适的农家庄园。在这里,李银江利用敬老院的空地,带领老人开发出菜地、鱼塘,老人们自种自收,成熟的蔬菜由敬老院食堂以市场价收购。
淮安市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住养老人杨兰权说:“我们敬老院身体比较好的每人都包一块地,我们老人有事做,精神也好。”
1986年,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的李银江,接到了筹建乡镇敬老院的任务。当时28岁的他,也曾担心年纪轻轻就和老人打交道太过枯燥。但作为一名党员,他毅然服从组织安排。
淮安市盱眙县桂五镇养老党支部书记、敬老院院长李银江说:“自己受党教育,党员要舍小家顾大家,个人服从组织,作为一个基层党员,为党分忧,为民去造福。”
李银江吃住在工地,用90天的时间,在四亩二分的荒地上建起了拥有11间住房的敬老院。
为了让老人在敬老院感受到家的温暖,李银江创新出不少“金点子”:成立敬老院老人自治委员会,小到制定菜单,大到装修采购,院内大小事务一律交给老人自己管。他还主动当起“月老”,在他撮合下,多位老人找到了晚年幸福。
淮安市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住养老人纪凤如说:“我们是没有儿子没有闺女,他对老人的照顾胜于我们有儿子有闺女。”
近十年来,在李银江的推动下,桂五镇敬老院经过三次改扩建工程,变身为拥有上百张床位的现代化敬老院,卫生院、家庭影院一应俱全,还敞开大门接纳社会上的空巢和留守老人。如今,早已到退休年龄的李银江谢绝了其他养老机构的邀请,和妻子一起把家搬到了敬老院,继续“以家人之名”守护着每一位老人。在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后,他又给自己立下了新目标。
李银江说:“我们桂五镇敬老院是党和政府办的敬老院,要让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来享受发展成果,以敬老院为平台,成立居家养老关爱驿站,让社区成为没有围墙的敬老院,要发挥我这个党代表的作用,和老人们携手共进新时代。”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