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产业兴旺带民富 宜业宜居美乡村

时间:2022-09-30

天赋的生态家底,怎样书写绿色传奇?今日民声今天起推出“百姓名嘴镇村行”专栏,邀请“百姓名嘴”和我们的民生记者一起,融入到镇村,从名嘴视角看乡村发展变化,听镇村干部畅谈盐城绿色发展,访镇村百姓讲述切身感受,展现基层镇村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的不断跨越赶超。今天请看“百姓名嘴镇村行”第一期:《产业兴旺带民富 宜业宜居美乡村》。

记者:“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世代以来,黄海之滨的射阳人就依靠着我身后的这片海域作为他们生存的土地。从我身后的这艘渔船可以看出,又是满载而归的一天。今天呢,我们就跟随着百姓名嘴张同祥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金海村,去看一看村民们从靠海吃海到养海护海的发展历程。”

“今天,我们一船上来,我们可以收入多少啊?”

“一条船的话收入大概在十一二万左右,就这一趟。”

金海村位于黄海之滨,人员构成主要以渔民为主。日复一日,渔民们出海捕捞生产,不仅风险大,而且收入低、生活艰苦,数年前人均年收入不到万元。近年来,依托特殊的区位位置和人力资源优势,金海村努力探寻生态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农技水平,走向产业规模化,2021年人均年收入已达3.5万元。

“百姓名嘴”、射阳县临海镇同祥农民快板队创办人 张同祥:“金海村通过土地流转以后,成立了家庭农场,剩余劳动力有300多人,从事了海洋捕捞、蟹苗养殖、海产品加工。他们从渔民变为股民,还大力发展了特色海鲜加工的产业基地,已经逐步形成捕捞、精加工、成品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这些产品都销往全国各地。这个整个每年的销售额在5400万左右。”

传统经济要壮大,绿色经济更要发展,立足本村资源优势,金海村努力探寻着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当我们沿着228国道公路一路驰行的时候,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景象映入眼帘,绿油油的南瓜掩映在田间地头,长势喜人。

“百姓名嘴”、射阳县临海镇同祥农民快板队创办人 张同祥:“这几年呢,金海村流转了土地1300亩,与县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经营了千亩苗圃的项目,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品种有冬瓜、南瓜、菊花等,这样就带动了本村的闲置劳力,使他们增加了经济收入。”

乡村要宜业,更要宜居。金海村在加快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着基础设施,改善村居环境。走进金海村的集中居住点,鸟语花香、黛瓦白墙,一幅美丽宜人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村民们的居住条件好了,娱乐活动也变多了。闲来无事的时候,村民们还会自发地举办一些文艺活动,跳跳舞、敲敲锣、打打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百姓名嘴”、射阳县临海镇同祥农民快板队创办人 张同祥:“金海村,从一个沿海落后的小渔村,如今变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这里经济提速了,人均收入提高了,生态环境变好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老百姓得到了幸福感和收获感。”

统筹考虑功能配套、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等要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品质,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在市委全会的精神引领下,金海村的发展思路愈发清晰。

中共射阳县临海镇党委书记、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党工委书记   兰清华:“推动高端纺织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守好农业生态低碳农业底色,高纺区打造纺织印染集群,射阳大米种植突破15万亩,“青龙牌”大蒜名扬全国,蟹苗养殖占全国35%种苗市场,低碳发展已成为临海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能、临海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

编辑:朱 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