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至21日,来自法新社、欧新社、德国焦点图片社、韩国《中央日报》、韩国易得财经等国际媒体,和来自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央视网等国内媒体的30多名记者和摄影师来到盐城,沉浸式参与“国际湿地 沿海绿城”中外媒体盐城行活动,盐城绿色低碳发展澎湃动能和深厚文化唯美生态赢得了媒体记者的高度赞誉。
砥砺前行,向海图强。此次盐城行活动,媒体团参观体验了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盐城弗迪电池有限公司、SK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盐城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等绿色能源、智转数改产业链。盐城从跻身到深耕,从服务到协同,成为苏北唯一被纳入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敏锐把握大势,高起点规划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和黄海新区两大战略空间,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开放合作、绿色发展。
新华社记者 莫鑫:“盐城在新能源产业(上)很大程度拉动了当地的就业,在当地的清洁能源的转型上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是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助力。盐城的新能源产业是很有未来的,下一个风口到来的时候,可能这边会迎风而上。”
文汇报记者 李园园:“这次来到盐城,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也很快,也感受到了盐城建设绿色能源城市的步伐更加的铿锵坚定。”
媒体团夜游串场河,领略了桨声灯影里的美景;漫步大洋湾,体会盐渎往事中蕴藏的坚韧与革新的智慧;信步中韩文化客厅,感受文化碰撞出的火花。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人文、科学、自然”三维立体文化空间,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成效的相统一,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国际文化交流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资深制作人 贾赟:“(我)觉得盐城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城市,有很多的新兴产业在这里蓬勃的发展,它的历史底蕴和历史文脉也是相当的深厚。因为上海和盐城都是属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范围之内,正是因为有了高铁的联通,可以实现两地的一日的来回,我想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很多的政策红利,包括建设的项目,给我们两地的人们带来的一个便利。”
韩国易得财经北京常驻记者 申祯恩:“刚刚我在路上看到有很多韩语,我觉得特别开心,说明盐城和韩国的关系是特别好的,盐城的市政府给韩国的企业提供很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也是中韩建交30周年,我希望之后中韩关系更好、更好发展。”
产业兴,文化昌,生态美。条子泥的壮观,黄海森林的静谧,让媒体团感受到了盐城唯美如画。2019年,盐城黄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2022年6月8日,盐城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再添一张世界级名片。
德国焦点图片社摄影师 尤兰达:“我觉得这里好玩的很多,昨天去的大洋湾,我觉得那边的表演非常的好,有现代舞,有古老一点的故事。(另外)我第一次在木屋睡觉,睡得很不错,很安静,我很喜欢,一开门都是自然的声音。”
央视网记者 吴岚:“今天参观条子泥景区,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与动物的完美结合,感觉到盐城在践行生态保护这块做了很好的实践,保护原生态,突出生态自然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