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打造宜居环境的前提,也是最美的发展底色。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倾力打造美丽宜居城乡,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努力创造高品质绿色幸福生活,建设绿色宜居之城。
人居环境好,“河道美”是关键之一。大丰区大中街道西子午河畔干净整洁,河水清澈见底。今年以来,大中街道严格执行河长制,重点建设生态河道,补种植2500株左右女贞、垂柳、中山杉等树木,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再添亮色。
市民 焦思宇:“以前是臭水沟,现在是幸福河,蚊虫少了,气味没了,既能健身,又能观景,真是个好地方。”
近年来,大丰区大中街道整合人力资源,全面推进生态河道建设。截至目前,街道已建成斗私河、西子午河等农村生态河道6.1公里,疏浚4公里县乡河道1条,整治村庄河道30处,治理黑臭水体190条,村庄环境显著提升。
大丰区大中水利管理服务站站长 朱明虎:“下一步,我们将按照2023年年度冬春水利建设要求,提前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建设更多‘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今年以来,亭湖区通过“幸福河湖”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亭湖区实施幸福河湖12条,实施长度为23.51公里,河道岸线绿化覆盖率达99.12%,建成河长制公园、水文化公园等11处。
亭湖区毓龙街道城管科科长 刘永波:“在建设过程中,我街道狠抓河长巡河履职,推动河道‘两违三乱’治理,有效建立长效管护保洁机制,同时实施了水文化宣传工程,致力打造出群众满意、环境优美的幸福河湖。”
亭湖区水利局工会主席 金对勇:“亭湖区积极落实二十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对城市建成区内蟒蛇河、小洋河等12条河道,按照幸福河湖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融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亭湖。”
近年来,我市创新实践,打破以往河道治理的桎梏,以村、镇为单元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生态治理。目前为止,已经建成河道水系畅通、岸坡生态整洁、运行管理规范、人居环境优美的市级生态清洁小流域11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2平方公里,2022年建设省级以上生态清洁小流域8个。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