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兴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培育建设农业全产业链为抓手,奋力走好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跨越之路。
连日来,在大丰区小海镇乡村田野里一排排翻耕机穿梭作业,“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记者注意到,正在作业的推土机上都安装了北斗水地系统,无人操控,数字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土地翻耕的厚度,并能根据不同的地块随时调整作业时的深度。在高科技的加持下,一片片整齐的现代化田块呈现在眼前。
种粮大户 莫卫林:“智能化管理,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农田,在手机上就能操作,给田上水、放水,有什么问题还能实时请专家指导,在产量、质量上都比往年高得多。”
近年来,大丰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新建、改造、扩建等方式,在项目区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让希望的田野焕发生机与活力。
种粮大户 莫卫林:“今年还指导我们加入了‘沪丰优粮产业生态联盟’,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的采购。你看我这一千多亩田,连收带种一周全部搞定,以往想都不敢想。”
为种粮插上科技翅膀,为养殖赋能生态效应。盐都是中国河蟹之乡之一,初冬时节,蟹肥膏黄。在该区楼王镇陈长华家庭农场的蟹塘里,被捕捞入箱的大闸蟹个个体态饱满、青背白肚,不时吐着泡泡、挥舞着双螯。
水产养殖户 陈文海:“目前手上一共有800多亩蟹塘,一亩田正常我们能出300斤左右的螃蟹,毛利润大概在一万块钱左右,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多年的养殖经验,也让盐城的蟹农们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养殖方法,为保证螃蟹的品质和口感,他们坚持生态养殖,严格调控养殖密度。生态化的养殖培育出品质出众的螃蟹,深受客户青睐,每年纯收益能达到500多万元。
水产养殖户 陈文海:“现在市场上5两多的公蟹和4两多的母蟹的价格大概在100块钱一只,精品的螃蟹。我们每天大概要发2000多斤的螃蟹去全国各地,主要销往的地方大概在北京、上海、浙江这一带,因为我们的螃蟹质量比较好,所以有很多定点合作的单位。”
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以农业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为抓手,按照有链强链、短链延链、缺链补链的思路,将农业全产业链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农业农村投资落实落地,为全市稳投资、促增长提供强力支撑。前三季度,我市累计开展各类农业招商引资活动21场次、签约项目92个,目前已开工43个,其中开工亿元项目29个。盐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担当展现新作为,靠实干交出新答卷。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