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1日零时,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湿地公约》秘书处向包括盐城在内的全球25个城市,颁发了“国际湿地城市”证书。这是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地之后,盐城时隔三年,再添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
聚光灯下,掌声汇聚。盐城市代表团团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大明从《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桑达.蒙巴(Musonda Mumba)博士手中,接过了代表全球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最高荣誉——“国际湿地城市”的证书。
国际湿地城市代表一个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需由各国政府提名,经国际湿地组织评估认证确定,是全球城市湿地生态保护领域的重要奖项,规格高、分量重、成色足。盐城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是一座长在湿地上的城市。是中国唯一拥有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地级市,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每年约有300万只候鸟在这里停歇、繁殖和越冬,在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规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全球重要性。
大会主持人 《湿地公约》东亚地区中心执行主任 徐昇吾:“盐城一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进行修复。截止到2021年底,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62%。”
据了解,“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标准十分严苛,除了行政区域内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这两项刚性指标,还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级别。盐城自2018年底,全面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以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指标为创建标准,不断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系统提升城市湿地品质,有效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市湿地面积76.96万公顷,湿地率达38%,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2%。鲜活的数据、良好的湿地生态、越来越多选择在盐城湿地过冬的迁飞候鸟,让盐城在国际湿地城市的申报中一路“绿灯”,最终成为全球43个,中国1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的一员。
中国代表团成员、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研究院湿地滩涂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教授 安树青:“盐城的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尤其是产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进行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引起了广大国内外学界的支持与肯定,祝贺盐城。”
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首席政策官尼古拉·克罗克福德女士给记者的回复邮件:“我想不出有比盐城更值得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的城市了。世界上很少有城市表现出这样的奉献精神,不仅在当地通过世界遗产地保护湿地,而且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推动滨海湿地保护。我第一次去那里是在2017年,当时他们主办了第一届黄(渤)海国际湿地研讨会,从政府高层到一层一级的承诺,被他们的工作态度所折服,这是对黄(渤)海湿地保护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黄海湿地是大自然给予盐城的馈赠。曾经,珍爱湿地、守护自然的理念,在盐城这片土地上写下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动人旋律。如今,盐城更是把“生态共识”转化为“生态行动”,积极拓展“两山”理论转化路径,探索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构建湿地保护和运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实践地。
盐城市代表团团长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大明:“刚刚国际湿地公约大会为盐城颁发了国际湿地城市证书,这是国际社会对盐城湿地保护工作的认可,也是盐城城市发展的新起点。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更高水平上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盐城。”
责任编辑:朱洁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