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要闻

新华社点赞!大美湿地城市——盐城!

时间:2022-11-10

11月10日

新华社聚焦国际湿地城市——盐城

推出两篇视频+图文报道

(扫描二维码跳转原文)

(扫描二维码跳转原文)

(点击观看视频)

江苏省盐城市拥有582公里海岸线、76.97万公顷湿地,孕育着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每年约有300万只候鸟在这里停歇、繁殖和越冬,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2019年,位于盐城市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盐城市将“国际湿地、沿海绿城”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已拥有2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4%、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2%

↑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日出景象(11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11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成群的禽鸟飞翔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11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拍摄的麋鹿(11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拍摄的麋鹿和鸟类(11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拍摄的麋鹿(11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麋鹿(2017年11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两只东方白鹳飞翔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村庄(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鸬鹚(1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一群灰鹤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翔(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几只驯养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护繁育中心的丹顶鹤在活动(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出景色(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鸬鹚(11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日出景象(11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日出景象(11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出景色(11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几只驯养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护繁育中心的丹顶鹤在放飞中(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湿地的美

也引来了众多网友点赞

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新华社

编辑:单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