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通过不断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工作,既盘活地域性生态经济,也带动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河流整治亮成果,产业发展新优势。近年来,滨海县通过扎实推进通榆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为河两岸的生态经济注入了新动能。位于通榆河边,占地110亩的滨海县康之源有限公司桃园内,一株株桃树挂满硕果,在绿叶的衬托下,白里透红的雪桃沉甸甸地缀满枝头,果园里弥漫着诱人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村民们忙着采摘,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村民 王永:“我们工人都是家靠这边的,70元8个小时,是相当轻松的。”
生态经济双丰收,村民致富展笑颜。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通过调优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种植,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近期每天都有30多名村民进行采摘、装箱,主要销售苏州和周边各大水果市场。优美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不少周边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滨海康之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海清:“今年刚投产,亩产大概在1500斤左右,效益目前来说还是不错的,一亩地在1万元左右。”
盐碱洼地变花海,农旅融合新典范。近年来,大丰区持续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在荷兰花海周边镇村实施农村清洁、水系沟通、河塘清淤等一系列工程,为花海良好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外部保障。走进荷兰花海郁金香种球研培中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进行花卉管护工作。据了解该研培中心已实现基地研发、花期调控、温室生产、销售于一体,不断推动郁金香种球经济、种花经济、赏花经济、卖花经济共同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荷兰花海景区花卉种植组组长 王翠银:“以前只知道靠天吃饭,现在发展起了旅游业,我在这儿上班,每月能拿2000多元。现在大家都享受到了生态环境带来的增收致富机会,不仅不会破坏生态,还尽力保护着生态‘聚宝盆’。”
现在,荷兰花海每年可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3000多农户从事花卉苗木行业,形成“一颗种球带动一条产业链”的溢出效应。
荷兰花海景区绿化部副部长 季晓娇:“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与现代旅游业有机融合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高颜值’不断转化为‘高价值’,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盐城版图上的每一寸绿,都是不可多得的生态财富。让生态优势进一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不断激活生态产品价值中,“两山”转化的通道已然变宽。十年间,全市海内外游客从2012年1544.8万人次增至2021年37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012年150亿元增至2021年453亿元。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农民吃上“生态饭”,念起“文旅经”,端稳产业“金饭碗”。
责任编辑:单丹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