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届三次全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推动民生改善,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奋楫争先。近年来,我市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全面推动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以住房安居、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为重点,优化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多年筹谋,盐南高新区伍佑街道老街的泥泞路上“长出”康庄大道,沿边56处明清、民国古建筑重现历史风貌,初显“一街一坊有特色、一桥一路有韵味”的古镇格局。千年珠溪古镇的盘活源于城市向南的战略支点,当地居民王植干走出蜗居多年的老胡同,走的是“大路”,看的是美景,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市民 王植干:“出行的路很宽,很好走的,以前都是小巷小路,晚饭以后叫上朋友们去散散步、逛逛古镇,我自己感觉到现在很幸福,很美满的。”
健康惠民关系群众牵挂的“关键事”、百姓普遍获益的“心头事”和温暖人心的“身边事”,也是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一老一幼”重点人群,家住盐南高新区黄海街道居民胡文亮照顾患病亲属戴遐俊多年,对康复训练治疗项目有硬性需求,随着基础医疗水平的提升,距离更近、服务优质、技术先进的社区医院成了他们的首选。
市民 胡文亮:“这边社区的医院康复训练中心,给了我们很大的方便,我们把家里的病患交给他们,我们也放心,因为在家门口。”
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更深地惠及民众,我市教育事业也在不断以亮眼的成绩为群众城居生活提质增色。近五年来,我市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全市近五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达872亿元、年增幅7%,居全省第6;顺应人口集聚,近五年同步建设学校230所,学位宏观匹配率从107%提高到131%,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全面化解。
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中学校长 胡佳:“我们盐城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斗志,和上海追求卓越(的精神)融合到一起,我们的孩子应该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这种文化获得了全体老师和学生的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百姓“饭碗”,关乎千家万户获得感。市人社局顶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定就业和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同比增长2.3%,完成年度目标的57.2%。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更高标准的新起点。我市从理想中描摹的宏伟蓝图,到现实中落地成真的生动图景,每一笔都无比清晰,厚重有力。展望未来,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奋斗目标,我市步履铿锵、勇毅前行,必将挥毫书写出厚重提气,更加幸福美好的民生答卷。
责任编辑:李戎文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