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新赛道、创塑新优势、激活新动能。锚定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擘画的“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美好蓝图,全市干群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破题之钥”,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在践行“双碳”目标上奋楫争先,以勇当“碳路先锋”的使命担当为盐城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走进双瑞风电的生产车间,只见叉车忙碌穿梭,机器隆隆作响。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对叶片作工艺处理。这里的负责人介绍,公司生产订单充足,截至目前已实现开票销售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
江苏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金国:“今年我们生产的10款风电叶片产品当中,新产品就占到了50%,同时,新产品的产量占到了全年产量的70%,销售收入将达到80%。今年下半年,我们将推出115米以上的风电叶片产品,助推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
新赛道上,天能海工敏锐把握市场机遇,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持续强化与南京工程学院、常州工程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深耕海陆风电塔架制造领域,依托在手的76项专利技术,连续在3MW到10MW的塔架制造中实现突破。
江苏天能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世宇:“今年产品突破上,已经从过去的3MW、5MW的海上风机,现在已经上到8MW、10MW,已经是一个翻倍的状态。海上风电成长速度特别快,现在已经到了600吨、700吨,单桩由过去的1000吨、1200吨,现在已经达到了2000吨,甚至到2400吨。”
记者了解到,天能海工依托技术优势,先后攻克厚板材卷绕、对接焊缝、滚装出运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与华能、中广核、金风科技、三峡集团等行业龙头达成长期稳定合作。近期,响水港区公用重件码头的全面投运,为天能海工重件的加工、生产和出运提供了强劲的交通支撑。
江苏天能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世宇:“今年上半年在手的订单已经达到了5万吨,估计今年的产值10亿元左右,我们准备对于海上风电中深度的地质状况,推出适应这种结构形式的导管架,包括4桩吸力导管架,还有将来面对深远海的浮式平台,包括海洋牧场、氢能源结合。”
立足自身、发挥优势、面向未来。锚定“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目标追求,盐城正加快建设绿色能源之城,致力赋能未来。围绕“低碳”,科学布局、规范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积极推广“新能源+交通”“新能源+工业”等应用模式,开展“海上风光渔、海上风光氢、海上能源岛”等综合应用示范。实施工业领域节能技改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3.5%以上,每年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以上。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