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要闻

亮眼!我市交出美丽盐城建设“高分答卷”

时间:2022-07-29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相继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十年来,我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实践成果。

夏日的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绿意盎然,一群群麋鹿或悠闲觅食、或水中纳凉,呈现一幅和谐的绿色生态画卷。申遗成功后,这里采用了更科学、更严格的国际标准来实施管理,生物圈逐年扩大,生物量持续上升,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麋鹿基因库,得到世界广泛关注。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 姚亚军:“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和野外麋鹿调查,我们每个月的5日、15日、25日都会进行大规模的野生麋鹿调查。主要任务就是野生麋鹿的数量统计和麋鹿死亡情况和小麋鹿出生情况(调查)。”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绿色发展实践,折射出我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守护独特生态资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聚力攻坚达标,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在“十四五”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全年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全省领先,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至27.7微克/立方米,水环境质量达到和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继续保持全省最好行列,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荣获两个第一排名。坚定绿色转型,推动发展方式由“高增长”攀向“高质量”,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每年保持20%以上增速,“绿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超过60%,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近十年累计新造成片林超过125万亩,抚育森林超过187万亩,造林总量全省第一,累计改善农村住房10万户,55个村庄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全市湿地保有量超过76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62%。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2019年申遗成功后,首先市委市政府就创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管理框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要求。到了2022年,应该说我们整个保护管理的框架全部构建完成。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前面连续4年黄(渤)海国际会议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召开,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基本建成,博物园建成运行。盐城黄海湿地的可持续旅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旅游试点项目。”

“十年磨一剑”,磨出的是绿水青山的好家底。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水清岸绿的自然生态之美、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之美、城乡一体的幸福宜居之美、多姿多彩的人文光华之美、政通人和的社会文明之美,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努力让“美丽风光”变成“美丽经济”,不断加快推进美丽盐城建设,向着“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铿锵前行。

编辑:李戎文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