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我国第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三类。连日来,我市推出系列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积极营造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大做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特色品牌,扩大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昨天下午,在盐城市博物馆举行了2022年盐城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开幕式。开场秀的杂技《丫丫戏鼓》扣人心弦,舞蹈《青丝绣韵》细腻灵动,博得了观众们的喝彩不停。
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馆长 铁春燕:“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通过展、赏、乐、潮、品等形式,汇聚了盐城市的非遗项目,创新非遗的文化体验,让广大观众朋友在博物馆可以尽情的领略盐城历史文化和非遗的风采与魅力。”
此外,主会场还精心设计了“阅非遗·观展”“探非遗·市集等系列活动,围绕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 朱超:“我们围绕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火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推动盐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与此同时,在盐立方馆内举行的非遗体验馆小剧场也是精彩纷呈。国风音乐会“渎上七贤”,巡演杂技、淮剧引发阵阵掌声,投壶、汉服试穿等互动游戏区,欢声笑语不断。
东台发绣高级工艺艺术师 陈萍君:“努力学习把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做到精益求精,希望年轻的一代认可这个产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绣传承下去。”
将传统文化搬上舞台,可以让市民们更直观地接触非遗文化,了解非遗文化。今天上午,在竹林大饭店举行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五进活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节目精彩上演,不仅让市民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也感受到浓浓的非遗文化氛围。
市民 罗海霞:“让我们感受了文化遗产的特殊魅力,以后我会经常带我的小孩子到这边来参观游玩。”
和这些耳熟能详的“非遗”一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不仅具有广为人知的湿地景观,也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更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今天上午,在苏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和苏州以及盐城三家相关单位联合举办了“世界遗产向未来”的主题活动,活动主要围绕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展开探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交流互鉴、共享合作,实现世界遗产与人民共享,促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我们通过与苏州世界文化遗产的对话,我们可以借鉴苏州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一些宝贵的经验,用到我们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上。同时,现在强调是人和自然的和谐,自然与文化的对话,我觉得从中国的古代就是天人合一,从当代来讲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所以更需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讲,就是可持续发展。”
我市也在积极的推广青少年自然教育和公众教育的相关工作。昨天下午,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校园主题活动在盐城鹿鸣路初级中学举行。活动现场,来自黄海湿地博物馆的讲解员和相关专家学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们讲解了大美湿地的独特美学、科学和保护价值。
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学生 许可:“我们以后一定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去保护这一个世界遗产地,让它变得生机盎然,变得越来越好。”
黄海湿地研究院负责人 闫泽群:“利用博物馆、博物园,自然博物的教育体系,积极地推动青少年的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其中举办了很多的一些品牌活动,让盐城市的青少年能够在自然中成长,以自然为诗,以生态为友。”
为了加强遗产与社区之间的交流互动,让自然遗产走进社区和家庭,今天上午,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举办了“遗产走进社区”活动。现场精彩的表演引人驻步,活力满满。
在阜宁,40多个非遗工艺项目齐聚一堂、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展销结合,让市民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阜宁文化馆馆长 许红雁:“我们组织了阜宁大糕、益林酱油、面塑等等一共41项非遗进行了集中的展示,现场也有淮剧的精彩的表演,现场我们还有十多个抖音号进行了现场直播,非遗产品销售非常火爆,也促进了文化和旅游的消费,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热爱了了解喜欢非遗。”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