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在建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港池、进港航道及主航道疏浚工程主体圆满完工,为项目投产后LNG船舶安全进港和靠泊提供坚实保障。
疏浚工程作为盐城“绿能港”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单体工程,施工期近9个月,主要对近82万平方米港池、1168米进港航道、3827米主航道按底标高-15米进行疏浚,清淤量共计20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三峡大坝混凝土总方量的1.2倍。疏浚后的港池和航道,可满足当前世界上最大型的27万立方米LNG运输船的通航需求。项目施工过程中,创造了国内吹填直排距最长,同等施工领域船舶种类和数量最多,接收站码头桩间挖泥施工最快,以及国内陆上纳泥直吹15千米一次成功等多项纪录。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副总经理 袁斌:“在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疏浚工程顺利开工。中国海油工程建设部协调中交集团,先后调配新老两代亚洲最大的绞吸船——‘天鲲号’和‘昊海龙号’进场作业,以‘大国重器’助力重大工程。应用‘智慧工地’鹰眼技术,实时监控围堰及输泥管线情况、监督现场规范施工,确保长排距管道高效安全输送。”
据了解,本次疏浚工程攻克15千米长吹距陆抛疏浚的关键技术难题,采用新型七臂绞刀和刀齿、三泵串联施工工艺,优化船舶工艺参数、泥泵机组转速,保障了疏浚作业纳泥直吹一次成功。采用桩间土专用疏浚平台和射流装置,优化施工工艺,将疏浚施工对码头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疏浚工作组组长 刘玮:“项目累计投入4艘耙吸船、4艘绞吸船、8套桩间挖泥设备及8艘辅助船舶,高峰时段现场各类船舶数达42艘。为此,盐城‘绿能港’牵头设立海上调度指挥中心,联合海事部门设立电子围栏系统,科学调度、统筹安排、加强管控,提高船舶并行施工效率,疏浚工程量逐月攀升,单月疏浚量最高达到400万立方米,保障了疏浚工程如期完工。”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位于江苏省盐城市黄海新区,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包括4座22万方储罐和6座27万方储罐。2023年年底全部投产运行后,液化天然气年处理能力达600万吨,可供江苏全省民生用气约28个月。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