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一场科技战,在这场与疫情较量的“战争”中,科技创新从未缺席。从健康码的广泛使用,到新冠病毒的检测预防,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轮番上场,牢牢筑起抗疫“智慧防线”。
在盐城高铁枢纽站东广场进站口,记者看到,入口处设置了三台“人证核验测温一体机”,旅客只要将身份证放置在设备上,就可以显示个人健康码和实时体温。极大的简化了旅客入站流程,减轻了入口查验人员的日常工作量。
盐城火车站客运值班员 杨璐:“在启用设备之前,查验和测温是分开的,特殊情况下需要通过人工登记的方式。启用设备以后,旅客可以通过设备直接刷身份证或者是健康码进站,大大的减轻了我们疫情防控工作的压力。”
科学有效做好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高铁站、重点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雾化消毒机器人纷纷上岗战“疫”。一台台身高不到一米、黑白相间的机器人来回穿梭,时不时喷吐着消毒雾气,大大提升了消杀效率,节约了成本。
江苏鸥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戴利国:“这款机器采用了全新的3D视觉识别,每15分钟消毒1000平方,消毒机器人每次执行任务一个小时,能有效的对空气当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一个消杀,大大的减少人力。”
科技助力抗疫,典型的运用还体现在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据了解,市疾控中心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歇人不歇机”,在人员合理排班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管理,流水作业,运用新冠病毒核酸构建体系,精准分配任务,让整个核酸检测效率倍增,更确保了精准度。
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检科主任技师 刘秀兰:“目前我们新冠核酸检测基地的能力是日检两万份左右。为保证大规模核酸检测时最短时间内出结果,我们使用了先进的科技成果。这个科技成果体现在整个核酸检测过程中,这些仪器设备为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在精准防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更多科技产品的投入使用,不断为抗疫注入“硬核力量”。此外,全市还织密重点场所监测网,积极推广“场所码”,实现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情况“四码”同步收集,精准便捷核查访客,这也是科技助力抗疫的重要体现。真正地让科技成为病毒和疫情的“克星”,让科技之光照亮战“疫”之路。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