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至11日,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我市举行。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嘉宾,或聚首“云端”,或亲临现场,积极为滨海湿地保护建言献策,呼吁全球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陆海相连接地带,滨海地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跃地带。随着人类沿海开发活动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滨海地区生态保护已成为全球的共同挑战。此次论坛聚焦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利用,为全球生态治理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助理研究员 赵云:“盐城保护区范围比较大,多样性也比较好,在这样的基础上,今后我们的碳汇,特别是今后碳交易市场,其实是可以做很多相关的工作。我们也希望能够和盐城多多的合作,能够及时把这些资源,特别是数据资源、生态资源都挖掘出来,让我们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产生一些效益。”
论坛期间,一批务实有效的宣言倡议、箴言良策的发布;一批合作协议签署;一批合作研究机构的成立……丰硕的成果凝聚起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强大合力。国际咨询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论坛还发布了《盐城共识》《关于成立全球滨海湿地城市联盟的倡议》《全球大学生滨海湿地保护宣言》等,签署了多项海岸和潮间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相关项目与合作协议,发起成立海洋碳汇相关研究机构。
青年代表 盖阔:“我觉得我们也要将这个政策,不仅要将绿色的发展推广到底,更应该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这种状态、这种环境,可以一直坚持下来。”
保护遗产湿地,打造典型示范,我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更加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不断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将进一步促进全球滨海城市加强沟通交流,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将站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战略高度,努力把黄海湿地的生态优势转换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