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国角8日开展的一场边会活动聚焦生态保护红线,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30%的陆域国土划为生态保护红线。2019年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活动中,中国生态保护红线案例成功入选全球15个精品案例。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是中国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和生态保护模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在会上说。
中国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首席科学家张文国介绍说,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欧洲环保协会亚洲区主任迪米特里·德布尔说:“生态保护红线的经验非常值得在COP15上推广。从多个方面来说,生态保护红线都具有世界先进标准……最重要的是,中国可以与世界其他地区分享很多类似经验,希望这些地方都能够倾听和关注。”
“人类正面临着健康、能源、食品等多种危机叠加的复杂局面,需要能够应对复杂情况的创新解决方案,而中国生态保护红线正致力于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全球政策与倡导总监李琳在会上表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应被带到整个世界”。
12月7日到18日,中国角将开展26场边会活动;同时设置云南日、广西日、浙江日、江西日、四川日、企业日等主题宣传日。
责任编辑:高琼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