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星链卫星两次太空“碰瓷”中国空间站的事件曝光,引起热议。人们在谴责美国太空霸权行为的同时,也担心中国航天事业是否会受到阻滞。对此,笔者认为,太空“碰瓷”事件阻挡不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前进脚步。
首先,这种危险行为是对全人类太空探索事业的威胁,受到全球航天界的反对。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starlink)卫星,在2021年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中国空间站搭载的航天员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出于安全考虑,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分别于2021年7月1日和10月21日两次实施对美国星链卫星的“紧急避碰”。
星链卫星威胁的不仅仅是中国空间站的安全。美国星链项目计划发射4.2万颗卫星组成超级巨型星座,目前已发射近2000颗卫星。该计划破坏了美丽星空和光学观测,干扰了射电天文学研究,还野蛮占用了宝贵的近地轨道资源,近年来备受争议,各国天文界、航天界业内专家纷纷指责。英国研究者还发现,自2019年5月星链卫星首次发射至今,航天器接近事件增长了一倍多,至少一半的航天器接近事件都与星链卫星有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无视外空国际条约义务,以危险手段在太空“跑马圈地”,相当于在高速路上醉驾逆行开车,威胁的是公共安全,引发了公愤。
在破坏了太空安全环境后,美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美国科学家唐纳德·K·凯斯勒曾经于1978年提出“凯斯勒现象”。该理论假设,当在近地轨道的运转物体达到一定密度时,这些物体碰撞后产生的碎片能造成更多新撞击,形成级联效应,近地轨道将被危险的太空垃圾覆盖。由于失去能够安全运行的轨道,在此后数百年内,将无法实施太空探索和运用人造卫星。
其次,中国一直在研究和平安全利用太空技术,是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
像星链那样把大量低成本卫星打上近地轨道去“占坑”,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技术。中国有火箭快速发射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想要“占坑”并不难。中国规划的星座体系,与星链能提供的宽带服务相类似,走的却是数量少、质量高的精品路线,体现了中国努力减少制造太空垃圾的责任感。
中国空间站的轨道运行高度在400公里左右,美国星链卫星正常工作轨道高度为500多公里,二者本没有交叉重叠。中国空间站的安全受到威胁,是因为相关星链卫星进行非正常情况的轨道降低。空间站的运行速度接近每秒8公里,如此快的速度下,与直径10厘米以上的物体碰撞,空间站就会损毁。中国空间站身段灵活,两次避开太空碰瓷,体现了中国高超的航天空间感知能力和避障能力。
太空垃圾的低成本高效清理,是人类面临的技术挑战,中国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就在中国空间站第二次“紧急避碰”3天后的2021年10月24日,我们成功发射了实践二十一号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碎片减缓技术试验验证。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面向未来,中国必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更多开拓性贡献,绝不会因为太空“碰瓷”而停下前进的脚步。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