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2021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和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的接连召开,让盐城这座“风光之城”更加举世瞩目。嘉宾们一致认为,盐城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全球有影响,全国树标杆的绿色能源示范城市。未来“2个2000”的新蓝海目标,我市也将为推进能源革命、助力减排降碳作出更强担当、更大贡献。
两个论坛期间,嘉宾们深情夸赞了我市资源禀赋的风光资源,肯定了我市作为“碳路先锋”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嘉宾们认为,盐城不仅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大,而且健全的产业体系、完善的载体平台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带来了规模集聚效应好、创新驱动能力强、开放共赢前景广的无限优势。
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与电力中国区副总裁 戴逸德:“正如我们所知,截至2020年底,盐城已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第一城,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中国的39%,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也有雄心壮志在盐城发展,因为盐城具备这个条件。”
“十四五”期间,我市海上风电规划容量较大,有902万千瓦近海和2400万千瓦深远海风电资源,这让嘉宾们看到了我市推动海上风电由近海走向深远海的宏大蓝图,更加坚定了在盐滚动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中天科技海洋产业集团副总裁 薛建凌:“我们将保持和‘十四五’和盐城的同步发展的这样一个需求,所以将我们产业向盐城进行进一步的扩大投资和布局。”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迈上2个“2000”,即到2025年,新能源的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有为政府的有力引导。当前,我市正围绕突破关键领域,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完善服务配套,努力畅通产业双向循环、深化创新驱动,不断丰富拓展应用场景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嘉宾们进一步表示,欧洲具有海上风电先进的装备技术和成功的发展模式,而盐城积极与欧洲开展多元化合作,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国华和法国电力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在盐落地,开创了中欧海上风电投资合作的先河。同时与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引进了艾尔姆、采埃孚、保利泰克等领军企业设立研发、生产、测试基地……这些丰硕的成果,将有力助推我市打造成为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 沈辉:“我们要对标欧洲的城市,我们率先在全国实现可再生能源100%的覆盖,在中国以至全世界,我们的‘双碳’目标的实现方面,盐城(将会)作为一个新能源在中国的一个生产和应用的示范城市、模范城市,以一个很大的行动来实践这个伟大的目标,我想盐城走出了很好的一步,这个会在整个社会、整个全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