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要闻

逐梦蓝海 绿色转型 全产业链擘画新能源产业发展蓝图

时间:2021-11-14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市产业转型实现了从“一业为主”到“多轮驱动”的突破性进展。其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盐城特色产业地标加速崛起,为盐城争当绿色转型典范、实现“双碳”目标筑牢基础。“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我市新能源产业逐梦蓝海的信心决心和成效成果。

我市新能源产业凭借什么逐梦蓝海?一组数据就能表明。582公里海岸线,占全省的61%;沿海滩涂面积46万公顷、占全省70%;海域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近海100米高度平均风速超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是江苏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依托丰富的风能条件,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按照“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开发的思路,在滨海县沿海海域实施了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投入运营的三个海上风电项目总容量达到了800MW。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生产运维部运行主管 陈勇:“今年以来,滨海3个在运海上风电项目运行平稳,截止到11月10日,累计发电21.38亿千瓦时,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发电目标。”

近年来,国家电投、国家能源、华能等能源央企纷至沓来,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3家全球知名整机制造商相继落户,中车电机、LM风电叶片、天顺风能等一批行业细分龙头均在盐投资。“十三五”期间,盐城风电装机容量738万千瓦,比“十二五”末增加548万千瓦、增长2.88倍。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规模352万千瓦,占全省的61%,全国的40%,全球的10%,我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第一城”。与此同时,我市光照条件充足,全年光照时间平均在2280小时左右,阿特斯、天合光能、协鑫集团、润阳、正泰等一大批大型知名光伏装备制造企业在我市实现全球布局。记者日前在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小牛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主体厂房已经基本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太阳能电池片串焊机、叠焊机1000台/年的生产能力,新增年销售约10亿元。

江苏小牛二期项目负责人  董朋志 :“总共有6个单体,现在1#、2#、3#这个月20日全部封顶,4#办公楼本月25日全部封顶,马上进入二次结构施工期间,计划在明年5月份整体交付甲方使用。”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海上风电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我市始终坚持系统谋划,先后研究出台《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引导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在我市不久前公布的“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盐城新能源产业要迈向两个“2000”蓝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的目标。未来,我市新能源产业还将在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科创研发、多元应用、配套运维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

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李克宁:“围绕大兆瓦级风机、漂浮式装备、海上牧场等‘三个方向’,全力打造先进的技术研发、权威的公共服务、高端的人才培养等‘三大平台’,致力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上半年,我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127.21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量的49.15%,占江苏省新能源发电量的34.29%。预计至今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可达12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230亿千瓦时。发挥好新能源产业优势,当前,我市正在“双碳”目标下竞逐新赛道,在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绿色转型上示范引领。

编辑:李琳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