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我国延续千年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其中,淮盐的运销,曾在大运河发展和繁荣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史积淀中孕育出的盐文化,已成为大运河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璀璨的盐文化,也让盐城——这座以“盐”命名的古老城市,与大运河的历史渊源更加深厚。
串场河,自古就是一条运盐河道,是大运河水系网络的拓展和延伸。大运河与串场河间密如蛛网的河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运盐水系,也催生出沿线许多城市、集镇。东台安丰古镇,因盐而兴。汉代初期的先民便煮盐入史。时至明清,安丰盐场已雄踞“淮南中十场”之首,成为南北水运枢纽,以及串场河畔的盐业重镇。
东台市安丰古镇乡愁文化研究员 顾礼学:“这个盐业的发达,也催生了盐文化的发展,杰出的盐民代表就是王艮,就是后来的泰州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百姓日用即道,要以百姓的生活标准满意度来作为我们办事确定的道理。这个文化底蕴反过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促进。”
悠悠串场河、脉脉盐文化。如今,安丰盐场已走进历史。可是保存完好的七里长街和明清建筑,仍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近年来,安丰镇加大对古南街的保护和修缮,进一步挖掘盐韵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厚实古镇的历史底蕴。
像安丰古镇这样的历史遗迹在我市境内还有很多。盐宝河,是盐城直通宝应的河运通道。位于盐宝河河北的圩堤——年余堤,也是古人为运盐西出、开挖河道后筑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沧桑的年余堤经过了历次改造、提升,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盐都区龙冈镇《龙冈镇志》副主编、《古堤神韵》执行主编 徐长源:“这个年余堤,这个盐河,主要是盐城的盐,运往大运河的主要通道。我们地方的农副产品通过年余堤这个盐河,运往龙冈、盐城,也是主要的交通线,从而就带来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特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得盐城成为大运河盐文化的支柱性城市和区域。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机遇,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境内丰富的盐文化资源,积极筹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努力在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展现独特文化地位、释放多样文化价值,分享大运河文化带“红利”,推动盐城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陆玉芹:“要开展盐文化科普,将我们的研究用简明直白的方式告诉大家,设置具体的趣味活动来吸引大家,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要强化盐业文化的研究。我们要对传统海盐文献进行整理、进行解读,对盐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挖掘,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告诉大众什么是盐文化。”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