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华社微纪录片点赞盐城: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样本。同时,在其英文客户端和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英文视频报道《中国最大丹顶鹤越冬地向绿而生》,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故事讲述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就。作为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上野生丹顶鹤最大越冬地。近年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坚决扛起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责任,开展生态修复,最大力度保护好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秋风飒爽,略有寒意。眼下,北方的候鸟已经南飞,保护区也将迎来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候鸟来此繁衍栖息。记者在保护区内的候鸟栖息地看到,保护区管理处已组织人员对湿地上的互花米草和菖蒲进行了治理,并加强日常巡护。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资源保护与管理科副科长 陈国远:“我们通过无人机、海上巡护船、高空视频监控,形成海陆空一体化的巡护监测,达到24小时不间断的巡护;冬天,比如说下雪天、冰冻天气,野外食物不充足的时候,我们通过人工补食来增加野生鸟类的食物来源。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举措来确保到保护区的越冬鸟类安全越冬。”
据了解,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路上的重要一站。每年从北方南迁的丹顶鹤都会选择这里作为最终的越冬栖息地,从10月中下旬一直待到次年春季,每年经过该保护区的鸻鹬类鸟类都在300万只左右。同时该保护区还是我国少有的高濒危物种地区之一,目前,已有29种被列入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中,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 陈浩:“盐城保护区在下一步仍然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本,保护仍然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建设盐城湿地保护的巡护监测网络,加强我们的科研监测的力量。我们要加强生态修复,尤其是我们保护区这几年开展了多项的生态修复措施,带来了很大的生态效益,使丹顶鹤、麋鹿还有我们的勺嘴鹬有了安全、丰富的食物资源的栖息地。”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