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海县紧密结合黄河故道地区实际,按照省市最新决策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规划引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着力打造特色农业走廊、绿色生态走廊和旅游观光走廊。
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岭山村是当地有名的蜜梨种植专业村,这里属于古黄河经济带,种植梨树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目前梨园的面积达到了近万亩。今年,滨海县充分利用当地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打造滨海梨花语景区。景区内的印象梨花坞项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之中。
滨海农旅集团业之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辉:“目前的这个景区项目,全力向前推进,我们从这个施工,从设计到管理,各个方面,我们也就是全力以赴的在推进。”
据了解,整个梨花语景区项目占地1.1平方公里,融合“梨”的多重寓意,着力打造集梨产业链、梨文化体验、梨文化、旅游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梨产业示范基地。
滨海农旅集团业之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辉:“我们展示了这个古黄河的农耕文化,以及这个梨园文化,最终我们要将旅游和农业相结合,实现这个以旅带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一个结果。”
滨海县界牌镇条河村地处黄河故道,曾是经济薄弱村,近年来,在省市农科院所的指导下,村里利用当地沙壤土和气候水文条件,大力发展小花生种植。生产的小花生以皮薄、仁满、出油率高而出名。为了帮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村里成立了滨海条河小花生合作社,重点推广适宜本地生长的花生品种,配套推广耕作和绿色防控技术。今年小花生的亩产量达到500斤,亩均效益达到2200元以上,比种植粮食作物高出1倍以上,小花生已成为周边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滨海县条河小花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盛敬之:“我们条河核心区的小花生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花生的总面积达到万亩以上。”
滨海县境内黄河故道西起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关南村,东至淤黄河入海口的滨海港经济区六合村,全长83.43公里,涉及8个镇(区、街道),165个行政村,11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4.6万人。
近年来,滨海县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轴、三园、四带、五组团、多单元”总体布局,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立足故道沿线自然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基础,统筹谋划黄河故道沿线整体联动开发,力争把黄河故道沿线建成一汪碧水、花开两岸、果蔬飘香、休闲养生、业兴民富的“现代农业展示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区、田园乡村景观区”。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