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眼下,正是冬捕的好时节,冬日暖阳下的建湖县沿河镇国能渔光互补农业示范园内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人放天养的鱼儿又肥又美,吸引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前来收购。
捕鱼工 彭新建:“今天上的白鲢,(一条)五六七斤的大白鲢,上了四五千斤上车了。”
据了解,冬捕的第一块鱼塘里,年初共放养各类鱼苗70000多尾,预计产量近10万斤,总产值有望超过60万元。农业示范园实施的“渔光互补”项目可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一种资源、两个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提高水面资源的利用效率,仅亩均渔业收入达3000多元,实现渔、电、环境的“多丰收”。
捕鱼工 刘士干:“一天(捞鱼)总在两万多斤,我们农民工工资一天200块钱,一年(冬捕)农民工(工资)万把块钱。”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在滨海县东坎街道三烈村非洲菊种植基地的大棚内,一株株非洲菊竞相绽放,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上市。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生产的鲜花主要销往县城和周边各大城市的花卉市场。虽然发展非洲菊种植不到一年时间,但由于管理到位,产量和效益却十分可观。
滨海县东坎街道三烈村党总支书记 孙德成:“今年下半年花卉价格比较高,我们也积极准备年宵花的销售旺季。”
据了解,基地共有大棚32个,一年下来可采收非洲菊100多茬,通过人工培育,鲜切花上市的时间也都实现了自行把握,亩均效益可达到一万多元,有力地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滨海县东坎街道三烈村党总支书记 孙德成:“今年非洲菊主要销往镇江、宿迁、山东、南京等地,亩产在12000元左右,今年总的销售额达到35万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上示范引领,坚决扛起乡村振兴重大政治责任,大力统筹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村现代化样板区、农民现代化实践区,一体推进农房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积极改进乡村治理模式,更大力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乡村振兴探索盐城路径。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4.5亿元、增加值449.8亿元,可比分别增长4.5%、3.6%,分别占全省16.7%、16.4%,均位列全省第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7元,同比增长11.2%,增幅高于城镇居民0.6个百分点。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